分享到: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财政支持乡村振兴
【字体:   

婺源县财政局瞄准乡村振兴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痛点、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的堵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难点,精准发力,不断放大“最美乡村”效应。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精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始终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之基。一方面将乡村振兴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注重实际效果。三年来,累计投入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达2.35亿元、投入专项债券资金23.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富民产业项目838个。在“真金白银”支持下,传统古村白墙青瓦、乡镇街区楼房环绕,超市、饭店、民宿一应俱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厕所革命、农村雨污分类持续推进,婺源上万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乡亲们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积极用好“中国最美乡村”金字招牌,推动传统优势旅游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融合,旅游链上的众多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成为现实。大力实施“茶产业升级、茶旅融合”工程,发展茶叶、皇菊、旅游商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扶持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以茶产业为例,三年来,财政直接支持的茶叶粗精制相关项目43个,投入资金超2000万元,造就一批茶产业的致富领头人。如今,全县茶园面积发展至19.2万亩,有机茶园亩均收入5000余元。全面构建茶叶、蜂蜜、油菜、皇菊、荷包红鲤鱼、冷水鱼等“一叶一蜜两花两鱼”产业格局,全县村集体收入和农民年人均收入分别达到6993.41万元、18008元。

三、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做好财政支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会同乡村振兴等部门,把严财政衔接项目筛选、入库关,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建立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体系,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充分运用“一卡通”、直达资金动态监控等,强化资金使用过程监管。同时,畅通群众对振兴领域各事务的反映诉求渠道,及时发现衔接资金管理的问题短板。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及时反馈衔接资金绩效考核意见并督促整改,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此外,婺源县财政局持续向乡村振兴重点村派出工作队伍,三年来,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情超过100件次,争取衔接资金720万元、项目16个。

下一步,婺源县财政局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秋口镇王村石门村为样板,坚持系统谋划、分步推进,以点带面高标准全域推进秀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行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