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20222月22日在婺源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周华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稳增长、防风险任务极其繁重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政和县委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了第一步、见到了新气象,向党的百年华诞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4.8亿元,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5亿元,增长6.5%;地方税收收入增长8.0%,增幅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增幅列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4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73元,增长8.7%,增幅列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2元,增长10.5%。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力度提速度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创新推行重点项目“六定、五中心”1)协调服务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年118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02.5亿元,同比增长42.4%。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99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74亿元。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实际进资64.2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实际进资60.5亿元,同比增长10.5%;实际利用外资7332万美元,同比增长6.7%;完成外贸出口13.14亿元,同比增长20.1%。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转型促转化,打好产业发展突围战

    旅游产业逆势复苏积极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及时精准出台了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推动旅游产业逐步复苏。1-10月旅游接待人次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旅游接待人次、综合收入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2%、79%,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完成修编。婺源乡村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上升为江西省地方标准;国务院支持婺源建设特色旅游地,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发展战略;“厚塘庄园”被评为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全省第一家);“梦里老家”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江湾镇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录思溪延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总数6家,列全省第一;洙坑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江西省社会主义现场教学基地。新增5A级乡村旅游点1个、总数4个,列全市第一。连续两年第一名的成绩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生态工业蓄势迸发。投资30亿元的万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户、当年开工”。工业园区产值、税收、利润总额三大指标实现翻番,分别增长107%、108%、14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10.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深度“上云”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县工业园区获评市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乘势而上。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100亩。“正稀茗茶”全国第一家数字化全流程茶叶生产线投产运营。“千年茶乡婺源·红色传承之旅”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婺源绿茶”品牌价值25.62亿元,较去年提升2.17亿元。新增绿色食品认证6个,获评江西首个“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和中国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入选“全国农业(茶叶)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先行县”。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品质提品位,掀起城乡建设大会战

以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个新(改)建污水管网6公里,实现城区住宅小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新增大型工程机械车位200余个、机动车停车位2000多个。新建5G基站313个,实现城区、景区和乡镇所在地全覆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发电“美丽集镇”建设全面铺开,“洁净工程”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打造了江岭梯田花海、江湾篁岭民俗文化村、甲路民俗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首届江西省美丽宜居与乡村活力(+民宿)示范创建县;思口镇西冲村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先行争先进,奏响改革创新最强音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赣服通”婺源分厅迭代升级,全面推行“人生十件事”一站式联办,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实施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管委会实体化运作。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构建现代化国资监管运营体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婺投集团资产突破200亿元。实施工业园区体制改革,全面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突出主责主业,实现“瘦身强体”。实施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激发了乡镇发展的动力、活力。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优势夺胜势,增创绿色发展竞争力

    全力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请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作出了《婺源县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的决议,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深入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和省级生态价值实现试点县建设,启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荣获江西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婺源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篁岭模式”,成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案例;人民日报整版关注婺源《自然保护小区守护大自然》;连续多年在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评价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方阵。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民生聚民心,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

    全力保障教育、卫生、交通等民生领域投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脱贫更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城乡困难群众监测帮扶,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就业更充分。新增企业848家、个体工商户2121户,新增城镇就业39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教育更均衡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400个,7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部建成,实现乡镇全覆盖。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严格落实“双减”2)政策,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卫健更普惠。紫阳镇茶苑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保院获评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总数全市第一)。医保更便民。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网上备案,普通门诊和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交通更便利“四好农村路”县道升级改造完成路面160公里、路基45公里,国省干线公路“畅安舒美”品质提升实现全覆盖。体育更出彩体育中心建成投用,成功承办市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54项,带动游客150万人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21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勇夺上饶市第五届运动会金牌、总分全市“双第一”。文化更出新,甲路纸伞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务院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全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6个,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全国首创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小区7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作风强作为,争当基层治理排头兵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9项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强化“五型”3)政府建设,拓展审计监督广度,“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守牢安全底线,始终绷紧疫情防控“思想弦”,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成功创建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强化交通、消防、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扫黑除恶常态化推进,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连续16年获得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县,再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获评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此外,国防动员、军民融合、退役军人事务、应急救援、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协、气象、双拥、人防、司法、物价、档案、社科、地方志等工作展现了新作为;红十字、工青妇、残疾人、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气象、通信、邮政、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果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上级党政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方面特别是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凝结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婺源发展付出辛劳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婺部队、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婺源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婺源发展不快、质量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对标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不大的局面尚未明显改观,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还不强,特别是工业经济依然薄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对标高品质生活,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还不够均衡,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标高效能治理,营商环境仍需优化,行政效能还需提高,少数干部担当精神、创新意识还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挑战,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婺源人民的期待!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跨越式赶超,奋力迈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勇当绿色崛起先锋”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县委安排,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财政总收入迈过20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降碳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三争”攻坚行动,奋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升级

    项目资金争份额围绕中央、省预算资金投向,结合婺源实际,突出5G网络、工业互联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乡基础设施领域,储备一批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好项目,做大项目“总盘子”,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等政策支持

    项目建设争速度。坚持干部精力向项目集中、工作重心向项目集聚、资源要素向项目集结,健全“六定、五中心”项目推进机制,推行“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实行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全天候响应、全过程解困,推动项目快落地、早见效,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确保重大项目“天天有进展、月月有变化、季季有形象

    项目引进争见效。聚焦在谈项目转化落地,实行专班跟进、对接服务,提高项目转化率。力促投资50亿的高端绿色纤维智慧产业园、投资40亿元的高铁商务区组团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

(二)实施“三强”攻坚行动,奋力推动旅游产业复苏升级

    强化产品引客。聚焦聚力1+6+X4)重大旅游项目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行业顶尖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者、战略合伙人、品牌运营商,带动文旅投资、文旅消费、文旅贸易“三量齐增”。打造多元产品,丰富旅游新业态。加快篁岭上市步伐,力争篁岭成功5A级景区。主打“婺源乡宿”品牌,加快发展特色民宿,支持国资主导的恒泰民宿度假公司做大做强,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乡村“沉睡”资源,积极争取2022年全国民宿大会在婺源召开力争年内再成功创评甲级民宿1家、乙级民宿2不断巩固婺源民宿产业省内龙头地位。积极争创一批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强化营销旺市。巩固上海、杭州武汉、济南等主要客源地市场,深耕南昌、上饶、景德镇、赣州等周边资源,持续扩大婺源旅游“朋友圈”大力推行“互联网+直播+旅游”营销,加强与携程、美团、驴妈妈等国内顶尖旅游团队合作,加大抖音、微信、小红书等新媒体营销力度,不断提高婺源旅游刷屏率、关注度和打卡量。精心策划主题突出的专场旅游推介会,努力办好中国乡村电影节、中国抖音网红节等重大活动,进一步优化营销平台和渠道,不断擦亮“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品牌让婺源旅游在更大范围引客揽粉,形成文化旅游新增长极。

    强化服务“吸粉”。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开展旅游、全方位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成“95联盟大道”5)沿线标识标牌、休息驿站、景观小品等升级改造,推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尽快推出“共享汽车、观光小火车、旅游商务专车”等多样化的交通形式,构建自驾游网络体系。加大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设立乡镇旅游诚信退赔工作站,进一步擦亮诚信退赔“金字”招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善“一部手机游婺源”功能体系。

(三)实施“三化”攻坚行动,奋力推动生态工业发展升级

    集约化建园拓园。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努力将工业园区拓展为经济开发区,探索创新“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基金”运营模式和“园区+主题产业园”建设模式,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筑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和生态工业园等板块。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加快1700亩工业新区建设,同步推进旅游商品基地北侧拓展区二期、园区工业标准化厂房、邻里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配套服务功能,打造产业聚集新高地、招商引资新平台。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增强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

集聚化强链补链。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强化以企促产、以产立园、以园兴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全面推行链长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万景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纤维智慧产业园建设,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工业增长极。

集成化支持扶持。推动工业项目签约落户和开工建设推进机制落地实施,推行“拿地即开工”,为项目建设提供集成化服务。坚持“亩产论英雄”,提高亩均税收、亩均投入、亩均产出。聚焦“腾笼换鸟”,全面清理园区僵尸企业和闲置土地,不断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水平。

(四)实施“三精”攻坚行动,奋力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升级

精心规划。启动高质量编制婺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工作,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充分预留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注重空间形态规划,严控城市发展边界、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统筹抓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强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强化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管控,坚持将徽派建筑风格和元素进行到底,让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彰显以文韵城、以景靓城、城景交融的城市特色。强化规划执行,把城市规划精准实施到每条街区、每个项目、每栋建筑,下足绣花功夫把每一寸空间管好用好,让城市大街小巷、亭台楼阁、一砖一瓦都彰显品味、体现特色、蕴含情怀。

精致建设进一步合理拉开城市框架,做旺高铁商务区、做靓老城区、做美城北新区,做强功能现有老城区,提升品位能级。扎实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高铁站前大道、江湾大道,高速公路婺源西出口、金庸大道和婺源北出口、紫阳大道提升工程,做美城市门户和重要节点。加快城市“双修”和微更新,新建道路10条,加大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快朱子老城改造步伐,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修缮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打造一批“可阅读”的建筑、“有记忆”的里弄、“能漫步”的街区。加大“邮票绿地”“口袋公园”等小微景观塑造力度,努力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精细管理。大力破解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坚决打好交通治堵攻坚战,统筹考虑路网建设和交通组织,建好用好数字化智能交通指挥平台,提升“人、车、路、灯”适配度,打通重点区域堵点,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交通“顽疾”。坚决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实施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四大工程”,加强城市环卫保洁,推进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和清运扩面,完善城区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和功能品质。

(五)实施“三新”攻坚行动,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升级

做靓新农村。优化村庄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扎实开展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确保主要景区景点、沿河沿溪村庄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像打造艺术品一样来打造乡村,打造“美丽集镇”示范点1个、提升点2个;秀美乡村建设示范点1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3-5个,建设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村、文化村、艺术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

    发展新产业。实施粮食安全工程,严格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29.08万亩,产量不低于2.26亿斤,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实施产业增效工程,培育培优“三品一标”6)农产品,建设一批“智慧茶园”,积极引进年产值过10亿元的茶企,打造5—10个茶研学游基地和一批茶主题民宿集群,做强做优“一叶两花”主导产业。实施产业转型工程,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绿茶现代农业示范园直播基地,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农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借助中国农科院、长江所和婺源结对共建优势,深入开展创业技能、农技推广等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村集体依托特色产业、闲置资产、集体土地等资源,参与或兴办实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一批产业强村、经济强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完善农民利益长效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六)实施“三好”攻坚行动,奋力推动改革开放突破升级

    下好“改革棋”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完成县属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力争婺投集团资产突破240亿元、营收突破3亿元、信用等级达AA级。完善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管委会实体化运作机制,组建婺源文旅集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府做配套,企业拓市场”深化乡镇赋权改革,确保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纵深推进教育、卫生、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切实抓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改革事项。

    走好开放路”。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完善专班和小分队招商工作机制,建立招商引资“投资+产值+税收”的综合研判机制和“一把手”招商引资实绩档案。围绕主导产业和5020项目,深入开展“双十”7)行动,持续突出“招大引强”,力争签约落地34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利用外资增长7.5%以上。全力推动外贸进出口促稳提质,支持正博实业、益和茶叶、伊西电气等出口型企业拓展海外新兴市场。

  念好“服务经”。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一号工程按照“江西办事不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推广代办、容缺受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让监管既无事不扰无处不在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民营企业行动,做好”“”“三篇文章,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获得感

(七)实施“三提”攻坚行动,奋力推动生态效益转化升级

    保护标杆提高。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确保PM2.5年均值排名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强化水污染防治,打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战,深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落实落细《婺源县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确保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工业固废监管、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风险。推进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提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持有保有压,科学精准有序调控,落实能耗双控要求,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创新“生态+”发展模式,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支持鼓励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绿色技术创新、节能降碳。加快创建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推进企业低碳循环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开展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环保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志愿服务,鼓励全民低碳出行、低碳消费,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会。

两山转化提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生态富民,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力争年底全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全面形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市场交易、绿色金融等制度基本建立。开展古村古建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古村古建所有权、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两山”银行。探索开展生态资产产权、用水权、用碳权等交易,在生态信用、绿色金融、生态景观增值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

(八)实施“三防”攻坚行动,奋力推动安全稳定全面升级

严防疫情防控风险。坚持“人”“物”“环境”同防,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加强源头管控,加大卫生应急基础建设投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严防安全生产风险。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创新应急管理协同联动模式,狠抓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创建,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防社会稳定风险。常态化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扎实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婺源样板。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牢牢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强化金融重点领域风险预警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民政府的奋斗目标。我们将抓住“微小事”,改善“大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将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

    1.坚持把稳就业摆在首位,落实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4500人以上。

2.新建县第四儿园第五幼儿园,推进江湾、中云、清华等3所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启动教育产业园项目8)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实施县妇保院搬迁工程,推进县人民医院“三甲”标准扩建工程,加快县中医院康复养生楼建设,完成大鄣山乡卫生院整体搬迁

4.新建城区智能停车场10处、改造提升4处新增停车位3000个。

5.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传承徽派文化、弘扬朱子文化、做活非遗文化,配全、用好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完成秋口、大鄣山图书馆分馆建设,试点建设1-2个城市书房,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6.加快“四好农村路”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建设,18条217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力争年底全面完成;浙源岭脚至浙源段和G351赋春镇区段升级改建项目竣工通车。

    7.完善城区主要交通道路建设,完成文公北路、天佑东路的延伸段建设工程,建设大鄣山路至民德路的城区小外环连通道路。

 8.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老人民医院周边),建设安置房、公租房各400套以上。

  9.实施源头、文公商城和茶乡商城等城区农贸市场整体提升工程。

  10.启动婺源中学片区、金庸公园片区和文公商城片区邻里中心建设。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县人民政府和全体政府系统工作人员,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恪守绝对忠诚,担当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对党绝对忠诚铸入灵魂、融入血脉,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坚持县委决策、政府执行,做到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考题、永恒课题,以真心赢民心、以责任换信任。让忠诚成为政府工作最靓丽的本色!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为。坚决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切实抓好“八五”普法。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以闻过则喜的态度、择善而从的品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委监委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让法治成为政府工作最基本的遵循!

狠抓执行落实,务实为。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对标最高抓谋划、聚焦最好抓推进、锚定最优抓落实,不干则已,干就干一流,做就做最好。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让实干成为政府工作最动人的旋律!

提升发展能力,创新为。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善用市场化思维抓发展,持续提升综合素质和本领。坚决消除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意识,敢于向先进对标,勇于和自己较劲,创新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创新成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标签!

  坚持从严治政,廉洁作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坚持一体推进“三不”,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科学决策、慎重用权。倡导敢于同企业家打交道,“交集不交换、交友不交易”,共建共享“亲”上加“清”的浓厚氛围。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精打细算,节用裕民,努力做到“办同样的事,花更少的钱;花同样的钱,办更多的事”。让廉洁成为政府工作最高度的自觉!

  各位代表!大变局伴随大挑战,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勇当绿色崛起先锋的伟大征程中,拉高标杆,勇争一流,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携手共创婺源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重点项目“六定、五中心”:六定指定项目、定指挥部、定进度、定例会、定督查、定奖惩;五中心指综合统筹服务中心、用地保障服务中心、资金保障服务中心、立项争资服务中心、审批协调服务中心。

    (2)“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3)“五型”政府建设:2018年10月,江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省政府系统大力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

    (4)“1+6+X”重大旅游项目:1是指朱子古城组团,6是指大江湾组团、大江岭组团、大月亮湾组团、大鄣山卧龙谷组团、国际茶旅村民宿组团、严田国际乡村旅居度假区组团,X是指全县其他若干个旅游项目。

    (5)“95联盟大道”:指浙皖闽赣四省交界处的衢州、黄山、南平、上饶四个城市,利用山水相依和秀美风景,联手打造的一条1995公里、贯通四市、交通与旅游融合的旅游环线,由于整条线路串联了9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众多人文生态景观,故称之为“95号联盟大道”。

(6)“三品一标”农产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7)“双十”行动:全县在引进一个“5020”项目的基础上,再引进一个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再培育一个产值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8)教育产业园项目:指将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整体搬迁至秋口镇金盘村,同时新建乡村振兴学院,实行“三校合一”。

文件解读:图解2022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