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材料(二十)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3月2日在婺源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贺瑞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在困境中化危为机,在挑战中克难奋进的一年。全县上下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保一弘扬”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的发展思路,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齐心协力保稳定,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1.5亿元,增长12.2%,其中:一产6.7亿元,增长5.3%;二产17亿元,增长10.6%;三产17.8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完成3.3亿元,增长 1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1亿元,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5亿元,增长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亿元,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1元,增长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22亿元,比年初增加6.46亿元。
回顾一年来的政府工作,主要取得了十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注重发展后劲的培育壮大,“双百工程”扎实推进。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机遇,全力跑项目争资金,共争取国家支持建设项目92个,到位无偿资金1.15亿元,占全市争取项目资金份额的十分之一。认真落实县领导挂点帮扶重点项目责任制,突出项目建设动态管理、督查调度与考核奖惩,实施“双百工程”项目103个。一批重大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争取了合福客专和九景衢铁路途经我县并按市级标准设站,“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获批实施。配合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房屋拆迁8.23万平方米,争取项目建设用地指标654亩,新增政府项目融资8300万元,帮助11个重点项目达成了银企合作,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注重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旅游招商与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投资2亿元的千年古城保护项目、投资1.2亿元的裕和颐园休闲度假酒店项目签约启动,段莘、溪头、浙源三个乡的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成功挂牌出让,推进了江岭、汪口等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全县扩建停车场2.6万平方米。旅游行业管理日益规范,出台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和扶持农家乐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全县农家乐发展到2000余户,户均经营净收入2万余元。婺源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了2009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精心策划出版了高品位的《婺源历史文化旅游丛书》和《婺源风景画册》;文公山、鸳鸯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 级景区,李坑、思溪延村景区通过国家4A 级景区评审。全年共接待游客481.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6.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43.5%、64.1%。在旅游业的强势拉动下,商贸流通、金融、邮政、通信、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2.9%。
——注重抢抓惠农富民的政策机遇,农业经济亮点纷呈。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0.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1.5万吨,新增地方粮食储备100万公斤。茶产业“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增标准化茶园1万亩,全年采制茶叶7600吨,自营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茶农人均增收153元,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两菜”(油菜、蔬菜)生产进一步扩大,落实油菜种植面积10.3万亩;设立了蔬菜发展基金,扶持发展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近千亩。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总数达47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4家,联系基地180个,带动农户3.8万户,婺鄞生猪产销合作社项目进展顺利, 荷包红鱼原种场获评国家级优秀良种场。
——注重减负增效保企业,新型工业逆势上扬。认真落实上级帮扶企业减负增效政策,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创税奖励等措施保企业促发展,新能源光伏、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等工业主导产业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从下半年开始逐步企稳回升并逆势上扬。县工业园区被纳入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笼子,小企业创业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出租率达100%,新引进入园企业13家,总数达74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4亿元,增长26.2%,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上交税金9540万元,比上年净增1276万元,全年税收过千万元工业企业达4家。获省政府“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表彰。
——注重统筹城镇和乡村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手新打造“千年古城区、行政新区、火车站片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四大片区。污水处理厂、新汽车站、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千年古城保护、星江湿地公园、行政新区道路建设、城东安置区等项目快速推进,全年新增道路面积8.26万平方米,公园和道路绿化面积10.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43.6%。村镇建设管理更为规范。出台了规范村镇建房的4个管理办法,重点开展了农房登记发证试点、违法用地清理等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村镇建房审批和建设监管。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投入资金4980万元,完成了75个新农村村点建设任务,清华镇浮溪村建设成效得到省市高度赞扬。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完成农村公路路基改造189公里、路面硬化185公里,完成 4座重点小(一)型水库和120座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改造中低产田9000余亩,解决了1.8万人的饮水困难。
——注重搞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活力有效提升。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了乡镇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推进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管理工作,参与组建了上饶市小城镇建设融资公司,参股成立了江西省财政担保公司婺源分公司,增强了国有资本融资能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建立了招商引资风险金制度,重点推行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不断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督促检查,全年引进县外资金11亿元,实际利用国(境)外资金1965万美元,完成市任务百分比列全市第二。商贸流通持续繁荣。完成了茶乡商城二期改造,源头商贸城顺利开工;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88家;认真落实国家启动消费政策,组织开展了家电下乡活动,补贴家电下乡产品1.04万台,发放补贴资金300余万元。
——注重保护青山绿水,生态优势不断增强。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成立了婺源县生态林场,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花开百村”、“百万果树进新村”等生态工程,完成造林绿化5.1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6万株。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启动了全县天然阔叶林十年禁伐工作,划定禁伐区116万亩;控制和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强源头库区水源保护,城区饮用水源水质得到改善;投入480万元建成垃圾焚烧炉160个、填埋点70个、垃圾屋65个、垃圾池610个,县、乡、村三级垃圾处理网络基本形成,农村清洁工程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创评深入开展。积极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省级园林城市通过复核,荣获“全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先进县”、“全省首批生态县”、“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称号,珍珠山、思口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注重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民生工程有力推进。全年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6073万元。全县民生工程八个方面的实事得到有效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61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155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安排残疾人就业426人,发放就业创业小额贷款4612万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9万人,1682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在全市率先圆了农民“养老不犯愁”的梦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0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达28.18万人,参合农民一次报账率达94%;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923万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234.2万元。保障性住房工作扎实推进,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242套,发放廉租房补贴123万元,一批低收入群众圆了住房梦。免除了4.1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7701名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732名普通高中学生、347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得到了资助,扶助174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19个,受益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注重把握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县幼儿园整体搬迁和天佑中学田径场项目顺利完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才士小学建设扎实推进;高考再创佳绩,二本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考生二本上线率、万人比和优生比均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茅。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快速推进,新增标准化乡镇中心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33家,“光明·微笑”工程顺利实施。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日趋合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县图书馆、文化馆搬迁改造工程及江湾、清华等5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顺利完工。思口镇延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紫阳镇考水村、浙源乡凤山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民政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较好发展,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县”,紫阳镇齐村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圆满完成了县残代会换届,开展了第二代残疾证换发工作。法制工作继续加强,“五·五”普法顺利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被授予“全国首届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生产安全、防火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监察、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质监、应急管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地方志、保密、档案、气象、水文、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注重打造人民满意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及各界人士、工商联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一年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7件、政协提案48件,办复率达100%。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效能年活动,出台了规范政府议事决策的一系列文件,组建了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开通了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县长信箱和民生博客,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共同庆祝了新中国60周年华诞,共同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竣挑战,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在逆境中奋进,在求实中创新,取得了新的成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婺源发展的老干部、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指标处于全市后位;旅游发展机制体制还不尽完善;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大企业不多;三农工作基础仍不牢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经济发展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抢抓战略机遇、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的发展思路,坚持“三个不动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吵锍窍绶⒄梗纳泼裆柿浚Ρ3秩鼐蒙缁岢中轿冉峡旆⒄埂�BR>    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达到47.2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2%,达到4026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6%,达到2506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6.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达到4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达到20.4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下;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严格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实现上述目标,要在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带动,着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把扩大投资总量作为重点,加强项目集中攻坚,保持项目建设强势推进的势头。
全力以赴争项目。主动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用好用活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有关政策,认真抓好项目的筛选,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生态保护、低碳低排项目。重点策划包装好火车站片区、旅游综合服务区、行政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一批项目,加大“上争外引”力度,尤其要把握机遇,密切与国家部委和省市的联系,大力提高争取国家、省级无偿资金工作成效。
完善机制建项目。今年我县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15个,年度投资达55.6亿元,其中国家重点工程项目2个,续建项目35个,新开工项目59个,前期工作项目19个。进一步完善项目沟通协调、快速推进、跟踪服务机制,开通项目可研、环评、土地、规划、消防等联合审批“绿色通道”;改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督办和考核办法,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对重点项目“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促进项目如期建成并发挥效益。
    突破瓶颈促项目。强化抢信贷资金、抢用地指标的“双抢”意识,突破“资金、用地”制约瓶颈,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方面,继续加强银企合作,积极参与上饶市小城镇建设融资公司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财政担保公司作用,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另一方面,继续推行集约节约用地,从争取用地指标、盘活存量用地入手,切实提高供地能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二)突出提质提速,着力打造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点为契机,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55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38亿元,综合收入2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18.8%、20%。
    景区建设上品位。精心修编《婺源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把全县作为一个文化生态公园来规划建设,积极争创国家5A级景区。对现有景区,要完善功能,加强文化内涵挖掘,加强环境整治和污染治理,注重差异化产品打造,着力提升景区品位;对新开发景区,必须坚持高起点高品位打造,注重招商选资,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开发建设。重点推进段莘、浙源、溪头三个乡旅游资源开发和沱川、清华洪村、鸳鸯湖等景区建设。
服务设施上档次。围绕旅游六要素,不断完善宾招、娱乐、购物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扎实推进段莘至浙源、清华至沱川、灵岩洞至瑶里等旅游公路建设;认真实施好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区和江湾、清华、赋春3个旅游集散副中心等项目;加快裕和颐园休闲度假酒店、魔方汽车旅馆等项目建设步伐。
旅游管理上水平。启动创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点工作,扎实开展“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促进农家乐不断做优做强。加强对涉旅行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大对旅游导服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旅游导服人员的服务水平。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各类涉旅突发事件,树立婺源旅游安全诚信的良好形象。
    市场拓展上台阶。积极对接中国世博旅游年活动,加大品牌推介力度,继续在央视等高端媒体播放婺源形象广告,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向所有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领导赠发人民画报婺源特刊,力争世博会期间在上海举办婺源旅游专题推介会。加强与全国著名旅行社的合作,巩固上海、湖北、广东等重点旅游市场,开拓以港澳台及日韩为主的境外旅游市场,不断拓展婺源旅游市场空间。
(三)突出产业培育,着力谋求工业发展新局面
    围绕财政增收,下大力气抓招商、建平台、扶产业、促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增长15%;上交税金比上年净增2000万元,突破1亿元。
    加大招商力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度和风险金制度,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以县工业园区和市经济开发区为平台,重点主攻江浙沪,通过以商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无污染、低耗能、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全年引进县外资金12.6亿元,增长1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资4亿元;利用国(境)外资金2162万美元,增长10%;实现外贸自营出口2500万美元。
    加快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财政体制,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拓展园区规模,全面启动二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建成园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培训中心,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和全省二类园区。强化园区招商,积极引进工业项目入园,力争全年新增入园企业20家以上,其中投资过亿元企业2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同时,继续推进太白、镇头工业小区建设,把工业小区作为工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补充。
    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新能源光伏、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继续落实并不断完善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扶持大自然木业、玖龙铜业、中呈光电、洁华环保、聚芳永茶业、盾翔管业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帮促宝恒光伏太阳能电池、胜利塑胶、远光机电铸造、佑美药业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标;加快推进州际科技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及微磁芯片、天佑科技年�000吨精制茶油等项目建设,促其早日竣工投产。
(四)突出多元经营,着力夯实“三农”工作基础
    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粮食总产稳定在12万吨以上,增加地方粮食储备,确保地方粮食安全。
    做大“一叶两菜”经济。加大茶园改造力度,认真组织实施万亩标准化良种茶园改造和茶叶无性系良种繁育项目;启动婺源绿茶出口加工区建设,推进茶业资源整合,积极拓展县外市场,规范县内市场,做强婺源绿茶品牌。力争全年采制茶叶8200吨,自营出口创汇1840万美元。抓好油菜高产示范工程,在核心景区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公司规模化经营,高品位打造集中连片的油菜花景观,做大“油菜花”经济。加大蔬菜规模化种植扶持力度,培育蔬菜种植大户。
    抓好新农村建设。巩固新农村建设试点成果,加快建立村庄管理、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等新农村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按照“重点突出、亮点做靓、以点带面”的要求推进景观村建设,打造婺源新农村特色品牌。继续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塑造乡村文明新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发展农家乐、特色种养,活跃农村经济。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继续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清华、钟吕2座中型水库和123座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推进以电代燃、农村饮用水安全、徐村电站等项目建设。实施好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河道清淤除障项目。巩固扩大“村村通”成果,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高通信覆盖面。
(五)突出统筹发展,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以“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品位”为目标,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提高县城和集镇的建设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县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强化规划龙头地位,加快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区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启动编制城区控制性详规。高标准推进县城建设:一是推进“四大片区”建设。实施好千年古城保护项目,做靓千年古城区,加快启动行政新区、旅游综合服务区、火车站片区规划建设。二是推进“五个公园、两个广场”建设。精心打造星江湿地公园、茶文化主题公园、天佑森林公园、儒学山公园、七里亭公园,建成武营广场、宝婺广场。三是推进“十条道路、三座大桥”建设。建成行政新区文体路、兴源路等10条道路,启动东门大桥、星江大桥改造和文公大桥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四是推进“十个中心工程、六大民生项目”建设。切实抓好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民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环境监测执法中心等10个中心建设;完成廉租房、源头商贸城、自来水厂异地扩改工程,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东安置区、城市管道天然气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
    推进集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抓住江湾被列入全省“百镇示范工程”的机遇,按照“培育产业、发展市场、彰显特色”的要求,以点带面推进江湾、清华、赋春、中云等集镇建设,逐步引导农村居民向小城镇聚集, 加快城镇化进程,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管理的要求,狠抓村镇农民建房有关管理办法的实施,深入推进全省农房登记发证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规划、建房管理,继续抓好徽派建筑保护和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推进铁路和公路建设,提升通达能力。借鉴服务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协调服务机制,抓好合福客专、九景衢两条铁路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抓好省道景白公路、婺溪公路修复改造,加快推进县通乡公路改造,重点打好农村公路和渡改桥建设攻坚战,力争实现行政村水泥(油)路通畅率100%。
(六)突出生态建设,着力营造优美宜居环境
    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花开百村”、“百万果树进新村”等生态建设工程;积极争取100万亩国家天然林保护、10万亩封山育林、森林防火综合治理、黄喉噪鹛保护、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项目。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强化林政管理,严格林地占用和林木砍伐审批制度,全面落实天然阔叶林十年禁伐工作,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行为。实施好乐安河流域治理和水体保护工程,坚决禁止星江河上游山塘、水库使用化肥农药养鱼,规范河道采砂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控制和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强水资源和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开展生态环境创评。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好全国生态县创建工作,年内新增环境优美乡镇5个,力争三年内全县所有乡镇获评全省环境优美乡镇。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对县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的运营监管,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切实改进水源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方式。深入开展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旅游景区(点)环境、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铁路施工环境等4项综合整治行动,淘汰游山水泥厂机立窑生产线,确保全县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七)突出改善民生,着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富民为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实把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好办实,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把18.1万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新农保,确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让3.56万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及时足额领取到养老保险金。实现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282人,调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并确保100%按时足额发放。实现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8000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000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8.2万人;继续巩固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社会保障的广度和深度,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政策惠及更多的百姓。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重点加强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帮扶,年内发放个人创业小额贷款1370万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580万元,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500人,“4050”人员就业人数240人,残疾人就业300人,城镇就业率达94.5%,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4400人,其中省内转移2500人。让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方针在更多的政策措施上得到落实。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人均补助水平,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180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75元;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60元;进一步提高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城镇困难大集体企业未参保退休职工、国有困难农林水企事业单位未参保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标准;提高有关企业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生活困难补助标准,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适当提高农村“两老”人员补助。让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为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治疗。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到1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年人均100元提高到15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5%以上,对农村孕妇实行住院分娩补助;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将医疗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国有困难农林水企事业单位、困难农垦企业和城镇困难大集体企业职工,适当增加保险补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提高教育保障和公共文化福利水平。继续完善“奖、贷、补、助、免相结合,大、中、小学校全覆盖”的济困助学体系,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继续支持“农家书屋”、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群众体育综合健身场所建设,免费为农民群众送演出200场、送电影2000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所有行政村,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成廉租住房300套1.8万平方米,继续实行廉租房户补贴政策,改造棚户区危旧房面积6.64万平方米。继续为农村困难群众新建、重建住房提供补助。努力让广大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推进扶贫开发。继续抓好19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把农村低收入人口扶贫标准由原来的944元提高到1196元。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农村公路和渡改桥建设,确保年内5座渡改桥项目建成通车,新增通水泥(油)路行政村38个,硬化行政村公路277.5公里;新建城区垃圾中转站3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窖(室)210个;抓紧实施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民群众走上平坦路,喝上清洁水。
(八)突出社会和谐,着力构建繁荣安定的社会大局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感。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把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管理工作抓出成效。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县房地产开发公司、地产公司、教育印刷厂等7个单位改制。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好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切实降低医疗成本。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抓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打造教育强县,树立书乡品牌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强做优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确保通过全省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推进特教学校搬迁扩建,确保县幼儿园和才士小学年内投入使用。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工作先进县。认真做好文物普查,加大文物保护和古建筑抢救力度。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朱子龙尾砚文化园、“三雕”艺术馆、篁岭民俗文化村、旅游商贸文化演艺中心等一批精品项目,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我县新的支柱产业。继续推进县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江西省第四届田径运动会承办权,筹办婺源县第一届运动会。
    扎实抓好卫生计生工作。完成县中医院搬迁,启动县妇幼保健院扩建,继续抓好标准化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逐步形成县级龙头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一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梯度发展的良好格局。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严格实行控制医疗费用目标责任制,遏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巩固省级计生服务综合先进县成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争创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大普法教育宣传力度,做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健全信访工作和群众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重视社区工作,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天网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的预防、监控和处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2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继续按照“务实、创新、阳光、高效、服务”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努力建设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科学发展的人民满意政府。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的监督。
    始终坚持高效施政。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办理服务向一个窗口集中。强化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的落实,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大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工作落实,保证政令畅通。提倡高标准、快节奏、严要求的工作作风,做到工作程序简化,工作部署简明,召开会议简短,文字材料简练,深入基层简从,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始终坚持为民执政。凡涉及发展与改革的重大决定,都要充分顺应群众的意志,凡涉及社会大局的重要部署,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坚持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客商为宗旨,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深入到矛盾多的地方去,主动为基层、群众和客商提供服务,使政府工作更加合民情、顺民意。
    始终坚持廉洁从政。扎实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工程招标、土地出让、国有资产处置、公共资源交易等敏感环节上,坚持依法运行、阳光操作,在源头上防止腐败。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严禁铺张浪费,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
    各位代表!人民的期盼,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的信任,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坚强后盾。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励精图治,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最大文化生态公园”而努力奋斗!

婺源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0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一个中心”即以发展旅游业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三大产业”即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以茶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低碳工业,“一个大公园”即建设世界最大文化生态公园。     
    2、“三个不动摇”:指2010年2月10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提出的“三个不动摇”,即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不动摇;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不动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动摇。
    3、“双百”工程:指从2009年至2010年,全县谋划建设100个重点项目、力争1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施项目建设大会战,以大项目、大投入引领经济大发展。
    4、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指由国家科技部牵头负责评审的、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项综合性示范工程。我县已于2009年3月通过18个部委的评审,今后我县将在生态环保项目方面获得政策性倾斜。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即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6、海西经济区: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上饶市被列入该区域。
    7、“花开百村”工程:在全县主要公路沿线及景区景点的132个村庄,种植开花乔木、灌木10万棵,把婺源打造成四季有花、色彩斑斓的花海。
    8、“光明·微笑”工程:指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为全省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治疗,给广大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送去光明和微笑,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9、天网工程:指城区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和个人及企事业单位出资建设的社会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两部分构成。
    10、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一大”就是到201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确保达到63%这个大目标,我县森林覆盖率要达到提高2个百分点的目标;“四小”就是抓好城市、乡镇、农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造林绿化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