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欢迎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县情 > 旅游资讯 >>

时光刻刀下的建筑美学,一起在婺源聆听光阴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11-15 09:53          来源: 婺源旅游       字号:【      分享到:

雕刻的开端总是从第一根线条开始;

师者们或用手斧或用锉刀,雕刻出内心的波澜;

学者们期盼的目光,便胶着在工作台前。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三雕”与建筑整体配合得极为严密稳妥,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内涵之深,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都将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从中可看出汉唐以来我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同时也反映出徽州文化中其他艺术门类如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砚雕、墨模雕刻等艺术样式对徽州建筑装饰雕刻风格的影响。


美术雕刻的精髓,
或隐藏在前人传承下来的屋檐中, 
言传身教,延续着一代又一代。

因徽州三雕(婺源三雕)中的取材和刀法的特点,从别号“雕三雕”的刘三元始,徽州三雕(婺源三雕)的技艺便已自成谱系了。现在一般是指江西省婺源县境内明清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它属于术徽派建筑艺术的支系,制品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徽商兴起,“婺源三雕”依托徽派建筑达于鼎盛,相关技艺主要分布在江湾镇、思口镇、龙山乡、沱川乡、浙源乡、清华镇、段莘乡、镇头镇等部分乡镇村落。



当我们还在懵懂的时候,
就能看到美术馆中那精彩绝伦的线条艺术

那应该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吧!



明万历二十四年,户部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兴建于婺源县沱川理坑的“尚书第”建筑上的装饰可视为“婺源三雕”最初的实例,其后,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也于天启六年在理坑兴建“天官上卿”。清顺治十六年余维枢兴建“司马第”,标志着“婺源三雕”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清康熙二十年婺源县北部古坦乡黄村建成“百柱宗祠”,清乾隆元年婺源县思溪、延村建“商宅群,这些建筑的装饰物呈现了“婺源三雕”极盛时的气象。

婺源的“三雕艺术”,伴随了当地一代人的成长;
当我们走进婺源的古宅,常常被跃入眼帘的精美雕刻所震撼;
似乎向世人述说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婺源三雕”虽附属于徽派建筑,但它冶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婺源三雕”取材十分严格,砖一定要用本地产的水磨青砖,石则须用安徽的“黟县黑”或浙江的青田石、淳安的茶青石,大木雕一定要用百年以上的枫、樟、柏、槠等,细木雕则用纹理细密的楠、枣、杨、桃等。各种刀法是“婺源三雕”的关键所在,其特点在于不拘一法,混合并用,使作品达到空灵剔透的效果,故而圆雕、浮雕、浅雕、深雕和透雕极为常见。

婺源“三雕”的魅力藏在屋檐上、桌椅旁、心坎里
即便漂泊在外,未曾归乡的游子,也仍记得故乡的美丽。


清·乾隆十二年,汪口俞姓家族建筑“俞氏宗祠”,由于族中文人俞杲曾做过太子教师, 乾隆就特批了“俞氏宗祠”可以将山门建成“五凤门楼”。那一块块精雕细琢的青砖,一组组吉祥造化,返璞归真的图案,透出大清盛世的气息。这些图案被嵌在门楣上、梁柱间、组合出民间的喜好,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伦理纲纪,东方的神,西方的佛,经过艺人的手,也活跃起来,不再板起面孔。那些神佛人物、花鸟、瓜祥瑞的雕刻,在人们对生活的殷殷期望中,都变得意味深长。



一片片青山,一湾湾绿水,
一顶顶蓝天,一朵朵白云
最美的风景也不过如此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