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十四五”规划信息】婺源县“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字体:   

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婺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及2035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纲要》),由县政府根据县委全委会通过的《中共婺源县委关于制定婺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经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现将《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如下。

一、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一)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情况

“十四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我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勇当绿色崛起先锋”战略目标砥砺奋进、凝心聚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主要指标进展完成较好。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4.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5亿元。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65.7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3亿元,税收收入16.8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1.4%。202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8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3亿元。

《纲要》确定的发展指标有6大类30项,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预期性指标21项。依据近两年来婺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9项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达到预期目标,21项预期性指标中,有15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公众安全感等指标高于预期目标,反映我县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呈现质的提升但受新冠疫情、人口外流、宏观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GDP、研发经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等指标低于预期目标。(主要指标评估情况详见附件1

(二)重大战略任务落实情况

十四五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婺源篇章新征程。

1.中国最美乡村品牌更加彰显。围绕“一脉、三环、五区”,高起点布局,推动千年古城区与城南高铁商务区、城北休闲旅游度假区、城东教育产业园区、城西生态工业园区一体发展。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统一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用好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字号品牌,深入挖掘名人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打造了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优质消费场景,推动了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在文化创新上再发力,推动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提升婺源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推动婺源旅游国际化、品质化、品牌化。以国际化的标准规范改造旅游标识标牌,推动了景区提档升级。加强国际旅游组织合作和引进,高水平举办国际旅游名村村长峰会、严田国际乡村旅居论坛,提升了婺源旅游国际知名度,真正实现婺源旅游服务标准国际化、营销国际化、游客国际化,婺源旅游更具“国际范”。加快篁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上市进程,篁岭“晒秋”成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景区梦里老家分别获评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组建婺源县旅游协会,融入了衢黄南饶联盟花园。2023年,“婺女洲”5场音乐节,吸引全国各地乐迷超8万人,全网话题传播量2.8亿次江湾景区入选全国旅游设施建设与管理优选案例;溪头乡龙尾村获评省级4A乡村旅游点,江湾镇荷田村、思口镇金竹村、沱川乡查平坦村、溪头乡龙池汰村、珍珠山乡莲子滩村获评3A级乡村旅游点,总数65家,继续保持全省县级第一,强化“生态人文、赣风徽韵、旅居乐游、梦里老家”的独特旅游品牌辨识度,彰显了“中国最美乡村”知名度和美誉度,成功打造了中国最美乡村升级版。

2.县域发展新动能渐次形成。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做大做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动能,为县域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实施了婺源县“博士团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引进全国多所著名高校的12名高层次人才。组建由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省林科院、农科院等21位专家组成的省茶叶特派团、水稻特派团、油菜特派团三个省级科技特派团对接我县特色农作物。顺利推进婺源县工业园更名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数字经济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县建筑科技产业园和婺源农产品智慧物流产业园打造成为县数字产业发的聚集高地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完成科技合作项目4个,成果登记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9亿元,全县41家企业被列为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佑美制药打造江西省山蜡梅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芳永茶业打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博实业“正博智能鞋类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列入省级引导市县科技发展专项项目以婺源绿茶、乡村旅游为载体,形成了一批产学研用协同体积极打造数字化茶园运营控制中心、虫情测报系统、茶树水肥营养系统,建立从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茶叶采制到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产品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初步形成智慧茶园婺源标准。

3.县域现代产业体系更具特色。制造业方面,加快生态工业园、镇头产业园、太白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建筑科技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63894平方米的一期厂房已建设完成,二期主体正在顺利推进中。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提升了园区产业承载力。优化调整工业产业布局,由依赖“再生资源和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生态工业和大健康产业”转变。实施智能制造、文旅商品、鞋服家纺三大产业链链长制,引导相关项目、企业入驻园区,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主攻智能制造首位产业,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向高端智能设备制造领域转型,主动承接沿海地区机械、电子、装备等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和辐射带动,以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为重点,引入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婺源。做文旅商品产业,继续壮大茶业、皇菊、“三雕”、歙砚、纸伞等婺源特色产业,提升制造业文化品牌。打造鞋服家纺产业集群,加大鞋服家纺产业的研发、设计和创意产业发展,注重将个性化元素、地区文化与产品结合,提升高中档产品比重,巩固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内贸易份额,培育企业品牌。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文旅商品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方面,整合全县物流资源,高标准搭建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覆盖全县、联通全国的智慧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同步推进乡镇物流中转站和乡村末端物流网点建设或改造提升,打通货物运输下乡“最后一公里”和进城“最先一公里”。加快了婺源冷链物流园建设,创建了布衣传说电商创业园,继续做好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商业综合体的布局布点,婺源县万通物流运输有限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定为2A物流企业。大力实施“体育+”战略,打造全国体育运动基地,建设“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2022年,先后承办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赛、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等重大赛事44次,吸引外来参赛运动员20余万人、带动游客100万人次。以全省旅游诚信退赔会议在婺源召开为契机,成立了乡镇(景区)诚信退赔工作站(点),做到小额资金快速先行理赔,持续擦亮“旅游110”和诚信退赔金字招牌。

现代农业方面,坚持把茶业作为婺源农业的首位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加快茶产业数字化提升,大力培育智慧茶厂、智慧茶园和直播带货基地。推广种植国家级良种“婺绿1号”。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茶健康饮品饮料。重点推进“一叶两花”主导特色产业,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100亩“婺源绿茶”品牌价值32.02亿元,婺源荣获2022年茶业百强县、首届“宝船奖”中国茶叶高质量出海奖金奖获评江西首个“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和中国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入选“全国农业(茶叶)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先行县”;“婺绿1号”获农业农村部登记备案国家级茶树良种;“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产代表作名录;“婺源绿茶”获评2022年江西农产品“党的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2022世界地理标志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品牌”;“生态茶乡·婺源有机茶园寻春之旅”“魅力婺源·品味千年茶韵之旅”分别入选2022年度“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4.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巩固“生态底”。全面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确保了全县地表水水质稳定达标,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PM2.5年均值、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稳居全省前列。严格落实了“三区三线”的划定和“三线一单”的生态分区管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开展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行动,深入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下好降碳、减碳的“先手棋”。大力开展“治污”“减排”“降碳”“碳汇”等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落地,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坚持天然阔叶林长期禁伐,最大限度增加森林碳库总量。广泛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形成了共享出行、绿色出行的浓厚氛围。拓宽“转化路”。聚焦绿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可持续,深入推进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做好GEP精算工作,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加快“两山”转化中心运行,推动古建筑全球招募认购认领、农村产权交易、林权赎买及碳汇交易平台建设,为符合条件的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助力生态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程,不断拓宽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形成“两山”转化的婺源模式和品牌。成功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综合补偿重点区域名单,荣获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获批全省唯一的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已完成42个省级生态村、33个市级生态村等创建工作,开展了全省首个县级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成功承办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两山”转化婺源模式得到推广。获得“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等国字号名片,入选国家生态综合补偿重点区域名单,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9.4%以上,全县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空气、水质等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全国前列。

5.文化强县建设更富魅力。我县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在建设文化强县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最美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推荐评议和学习宣传,深入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实施朱子文化“六进”工程,把婺源建设成为朱子文化“圣地”,弘扬微家训、树立好家风,推进微家训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古村落、各类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加强文物古籍和红色档案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婺源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6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工程深化实施了“婺源旅游诚信退赔‘315模式’”“宿小二”模式、“探索乡村地名服务新路径”等10项改革举措。其中“探索婺源徽剧活态传承机制”被列入省文化体制改革观测点。实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工程。突出婺源徽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非遗文化等内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婺源文化品牌,提炼婺源文化的精神标识,以数字赋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婺女洲梨子巷、云上江岭等数字文创旅游融合的新景点和新业态,发挥古民居、古桥、古树、古驿道等文资源优势,打造古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国际化、高端化旅游城市。

6.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我县抢抓国家大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主动布局,做到谋划一批、准备一批、实施一批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以PON技术为基础的光纤带宽升级,建设全县统一的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县物联网监测数据的统一采集和集中分类管理。全面提升婺源县交通通达性,九景衢高铁通行后,婺源成为高铁加密的城市充分利用高铁优势,推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打造层级多样、运行高效的无缝衔接客运枢纽系统。在城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区基础设施、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完成了婺西高速连接线、婺北高速连接线、高铁站立体交通枢纽三个城市门户区改造提升的前期设计;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中心、火车风情小镇等高铁商务区组团项目稳步推进;中环大桥开工建设,文公北路、东门大桥改造提升竣工通车;茶乡商城、文公商城、书乡商城和源头、城南、西门等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全面完成;铺设雨污管网22.35公里,改造背街小巷37条、老旧小区2个;新增停车位3480个。在乡村,美丽乡镇建设全面推进,清淤疏浚河道36.7公里。深入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溪头乡上溪、下溪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分类考评中,分列第八、第三。

加快35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建设,继续推进智能电网改造,全面建设网架坚强、设备可靠、智能高效、技术领先的现代配电网已建成35千伏及以上项目6个建成110千伏线路16.8公里,主变3台,容量150MVA10KV线路长度217.19公里,新建改造配变146台,容量23.580MVA。加快充电网络和储能网络建设,推进储能设备和充电桩设施的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策应西气东输二线入赣对接工程以及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增压扩能工程,优化完善天然气管网,全面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各项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

7.对外开放纵深推进。我县积极融入长三角,全力推动互联互通,加快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东门户建设贡献“婺源力量”。以旅游为引拓展婺源对外开放门户空间,持续扩大“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影响力,增加游客流量,加快区域间政策互融、人才互动、产业互补和基础设施互通,形成沿海发达地区的乡村度假旅居目的地、重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以及产业转移和配套承接地。聚焦产业层次高、成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的项目,采取精准定位、产业细分、项目包装的方式,深入开展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出台《婺源县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婺源县中草药种植、深加工萃取及中医康养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成功引进投资20亿元的苏宁婺源中心项目,实现了首个“100亿”工业项目——绿色纤维智慧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带动更多婺源特色产品走出去。培育壮大以茶叶企业为主的外贸出口企业,探索在境外设立海外仓和营销网点,持续扩大外贸出口。2022年,全县引进省外资金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实际进资6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197705万元,同比增长49.89%,实际利用外资7900万美元,同比增长7.75%,全年现汇预计进资570万美元。

8.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通过营商环境优化“一号改革工程”的实施,推进我县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构建了百般呵护企业、充分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婺源逐渐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按照“县领导挂帅,企业所属乡镇和要素保障部门共同帮扶”原则,制定了《婺源县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民营企业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婺源县“千名干部进万企”工作行动方案》,创新建立了“1+1+N”帮扶机制,设立了网格化帮扶专员,搭建了“婺·实”平台。编印了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办事“一本通”和“工改”事项告知“一码清”,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36天”改革,推出“容缺办理”“集成审批”“超时默许”等精细化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开设一站式服务专区,实施企业开办全流程“110”行动,新开办企业最短耗时1小时30分钟,最长耗时1小时55分钟,实现“两小时办结”。推进不动产业务“链上办”,以“数据共享、服务集成、智慧政务”为核心,精简合并不动产涉税业务办理环节,实现了不动产交易、税款缴纳、不动产权证领取“一链通办”“一窗办结”,做深做实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人生十件事”办理时限从30天缩减到2天。实施“交房即交证”改革,创新“三大推进机制”,实现交房与领证零时差、零等待的无缝衔接,跑出幸福“家”速度。建立帮办代办机制,为彻底解决企业群众“不知怎么办”“不知哪里办”“办不了怎么办”问题,设立了“马上就办”“办不成事和我说”专窗,专人专门负责解决办事难题,真正做到了“婺源办事不用求人”。线上依托江西省惠企通政策兑现平台,线下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惠企政策兑现专区,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办理。集中开展了“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专项治理行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建立了纠纷解决多元平台,创新了亲清政商沟通机制。

9.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围绕婺源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住有所居”,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全力保障教育、卫生、交通等民生领域投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不断完善“三线预警”机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361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6人。教育更均衡,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400个,7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部建成,实现乡镇全覆盖。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文公中学、城区四幼、五幼全面投入使用,乡村振兴职业学院项目(一期)全面开工,江湾、中云、清华3所中心小学整体搬迁有序推进。高考二本以上考生比、万人比连续7年实现增长。卫健更普惠。紫阳镇茶苑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保院获评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总数全市第一)。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网上备案,普通门诊和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县人民医院“三甲”标准扩建加快推进,县中医院康复养生楼完工,新增床位498个。创建医疗保障暖心助力站39个。交通更便利,祁婺高速建成通车,省道S303浙临线婺源岭脚至浙源段公路省级改建项目全面完工,“四好农村路”县道升级改造竣工182公里,三级以上农村公路实现“乡乡通”,国省干线公路“畅安舒美”品质提升实现全覆盖。体育更出彩,体育中心建成投用,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21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勇夺上饶市五运会金牌、总分全市“双第一”。文化更出新,甲路纸伞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务院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全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6个,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全国首创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小区7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婺源图书馆获评“全省最美图书馆”(县级唯一),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成了一批乡镇图书馆和城市书房,秋口镇长径村傩舞展示馆、江湾镇大畈村歙砚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

10.社会治理体系有序推进。进一步对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加强指导与督查,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通过中央和省市的验收。推进网格优化整合,建设全县统一的全要素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汇聚各方资源力量,推动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构建基础信息自动感知采集网络,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的精准掌握。深入推进乡村“雪亮工程”自然村加密覆盖工作,积极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全面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实现“双随机”检查事项全覆盖。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持续加大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进一步扩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实现“双下降”。“十四五”以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建立“党建+好商量”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加大督导推进力度,强化应用效能,最大限度发挥智能安防小区在服务侦查破案、防范违法犯罪、创新社会治理、创建基层平安等方面作用。完善信访制度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贯彻《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扎实摸排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效防范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强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运用。推动重心下移,对乡镇(街道)精准系统赋权增能,鼓励乡镇(街道)基层工作创新。加大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和打击力度,快速处置金融机构非正常集中取款事件,“906”案件处置依法有序开展,确保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持续推进平安婺源建设,深入开展“大抓基层年”活动,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我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对标对表“十四五”规划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扎实推动谋项目、扩投资、推进度、抓落实。围绕生态工业、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争分夺秒抓项目,全力以赴拼经济,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加快项目建设,我县建立了“六定五中心”和集中会商机制,着力解决项目用地供给、征地拆迁、工地服务、资金保障等环节的痛点堵点,保障项目有序推进、达产达效,“十四五”以来,我县先后建成了祁婺高速、G351赋春绕镇公路、东门大桥、黄源大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文公中学、七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医院康复养生楼、天佑市民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投入使用;一批优强项目成功落户落地婺源,婺女洲徽艺文旅项目盛大开业,频频亮相央视,成为城区旅游新秀。成功签约引进50亿元的步长药业、20亿元的弦高古城保护开发项目、11亿元的苏胡邻里中心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支撑经济快速发展。耗资50亿元打造的高铁商务区项目通过打造外、中、内三条环线,把正在建设的千年古城区、教育产业园区、城北旅游度假区等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交相辉映。整个商务区布局16个重点项目建设,已基本形成了商务、商业、商住、配套等同步发展的新城市生活圈。“十四五”以来,我县共谋划重点项目222个,总投资684亿元,截至2023年6月,总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具体项目实施情况详见附件2)

、规划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挑战

展望“十四五”规划后半程,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甚至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具体到我县而言,面临的问题短板有:县域现阶段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技术水平低,尤其是大项目少、大企业少,跨越赶超缺少恒久有力的引擎推进;传统产业水平还不高,新兴业态发展滞后,创新引领能力弱,跨越赶超缺乏稳固有力的关键支撑;生态环境刚性约束强、财政自给能力低对标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不大的局面尚未明显改观科技创新动能相对不足、产业竞争优势不够明显,特别是工业经济依然薄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对标高品质生活,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还不够均衡优质;对标高效能治理,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升级,行政效能还需改进提高。影响我县“十四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GDP目标实现难度较大

“十四五”纲要中2025年GDP预期总值达194.89亿元,年均增速7.6%。预计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影响,特别是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经济增速要实现7.6%的预期目标难度较大十四五后半段,需要奋起直追,聚焦主业,提档提速,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目标。根据前两年及2023年上半年增速测算,GDP年均增速为6.6%,低于预期1%“十四五”后半段,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严峻实现GDP年均增长7.6%有难度,到2025年,实现GDP达195亿元难度很大,预计相差10亿元左右。

(二)研发经费支出指标低于规划纲要预期目标

受生态环境、土地供应等要素制约影响,我县产业整体发展质量不高;集群发展的产业链不完整,配套不完善,缺乏核心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专业人才少,新技术更新慢、新产品研发少,抗风险能力差,导致研发经费支出都低于预期,2025年预期目标相差较大

(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略低于预期

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32473元、33882元、16432元,增长率为6.48%,与预期增长率8.5%相差2.0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16952元、18008元、9725元,增长率为8.33%,与预期增长率9.1%相差0.77%,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尽管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预期目标略有差距。

三、促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是载入婺源发展史册的大事,“十四五”后半段,婺源要深刻铭记总书记对婺源人民的关心关爱、对婺源工作的勉励指导,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感激之情转化为做好婺源工作的强大动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聚焦“打造国际乡村度假旅居目的地”目标定位,,走好特色发展之路、乡村振兴之路、生态文明之路、文化传承之路、人民幸福之路,在推进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实践中“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婺源新篇章。

(一)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走在前

总书记在石门村考察调研指出,“探索乡村振兴方面,你们是可以走在前列的。”这既是对婺源过去乡村振兴工作的最高评价,也是对婺源未来发展的最新要求。我县要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重要要求,坚决落实好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着力将婺源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区。一是扎实开展党建引领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景村”党建特色做法,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二是深入开展乡村整治行动。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确保乡村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需要强调的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仍是今后乡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评判乡镇干部能力作风的关键标准。三是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要牢记总书记的“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的殷切期望,加强村庄规划管理,不搞大拆大建,保护延续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风貌。要按照“石门标准”,分批开展乡村建设提质行动,首先要尽快对全县64个乡村旅游点进行提升改造,全力推出一批精品村、示范村、网红村。四是着力开展产业升级行动。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农村产业链。做深做实茶叶、皇菊、蜂蜜、山茶油等“土特产”文章,不断提升产品价值链。进一步完善财政引导、多元化投入共同扶持发展机制,大力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二)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县走在前

总书记深刻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并叮嘱婺源,“蓝冠噪鹛是个神奇的鸟类,要好好保护。婺源必须牢记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打造美丽中国贡献“婺源方案”。一是厚植“生态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扛牢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责任,高标准抓好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更加严格把控产业准入关口,更加严格落实永久禁伐天然阔叶林、全域禁用含磷洗涤用品、全水域实行人放天养,做深做实“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二是探索“转化路”。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协同,深入挖掘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的价值,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古村古屋、特色特产、中医中药等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国际乡村度假旅居目的地,深入推进“婺源绿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壮大林下经济、中医药健康、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推动更多的生态资源“价值变现”、生态产品“溢价增值”。聚焦绿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可持续,深入推进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推动古建筑全球招募认购认领、农村产权交易、林权赎买及碳汇交易平台建设,形成“两山”转化的婺源模式和品牌。三是下好“改革棋”。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完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古建筑全球认领、森林赎买、茶叶价格保险等创新做法,推动形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婺源经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确保“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坚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有机融入城乡建设,持续改善林相,分类推进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实施全流域分层次治水,厚植半城山水半城绿、半是游园半是家”的生态底色。

(三)在创建“心情愉悦、开心生活”的幸福之路上勇争先

必须始终牢记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实中国最美乡村民生福祉,加快把婺源打造成“心情愉悦、开心生活”的幸福之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优化异地就医结算,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发展慈善、红十字、残疾人、妇女儿童事业,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和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稳步推进教育产业园建设,加快江湾、中云、清华、太白等4所中心小学和鄣公山共大、江西茶业职业学院整体搬迁,确保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统筹推进城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城乡中小学校、乡镇敬老院等新建及改造提升项目,推动优质医疗教育养老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新建1000套、改造79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以及两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推进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持续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好“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让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四)在推动县域纵深开放上勇争先

落实打造“三个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要求,坚持双招双引“第一战场”,突出营商环境“头等要事”,释放改革创新“最强动力”,以扩开放、深改革、优环境抢抓大机遇,赢得大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拓展特许经营领域,整合注入优质国有资产,做实做强投融资平台,提升投融资能力。突出营商环境“头等要事”,释放改革创新“最强动力”,以扩开放、深改革、优环境抢抓大机遇,赢得大发展。全面做实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实体化改革,打响“宿小二”特色品牌,创新创造性搭建旅游产业、茶产业、工业、商贸流通等领域供应链服务平台。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在全省打响“婺实办”营商环境品牌,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让政策直达快享,更大力度支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行阳光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专业化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坚持“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三请三回”和婺商回归等方式推动项目落地。

(五)在走好文化传承之路上善作为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在走好文化传承之路上善作为,激发婺源地方文化的生机活力,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婺源文化软实力和婺源文化影响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弘扬传统文化,擦亮千年“书乡”品牌,积极探索徽文化传承路径,建设好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非遗文化、朱子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活态传承。鼓励各类文化艺术研究活动,支持各类文化艺术创作交流,进一步提升婺源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倡树文明新风,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大力推进好家风建设,深化“微家训”等特色做法,切实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强化“中国最美乡村”主IP,分类塑造“油菜花海”“晒秋赏枫”“梦里老家”“古宅民宿”等有品牌影响力的子IP,强化主流媒体宣传,利用新媒体和景区营销渠道,强化“生态人文、赣风徽韵、旅居乐游、梦里老家”的独特旅游品牌辨识度,扩大“中国最美乡村”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上善作为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政治领域风险排查、分析研判和防范处置,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严厉打击各类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做好“党建+网格+微小事”,完善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有效掌控和处置网络舆论“热点”“敏感点”“爆发点”,筑牢网络渗透的“防火墙”,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婺源,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强化应急救援设施和队伍建设,抓好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等工作,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巩固提升省级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创建成果,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推进“平安婺源”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养老诈骗、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大抓基层年”活动,发挥好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织密织牢社会治理网格,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信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推进县乡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打造信访受理“大超市”,加快构建联动融合、触角灵敏、系统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强化金融重点领域风险预警监测和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的底线,努力让全县人民过上安定祥和的好日子。


附件1:

婺源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评估表

类别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累计增长(%)

属性

2021年

2022年

2023年上半年

年均/累计增长(%)

评估结果

综合质效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135.32

194.89

7.6

预期性

154.81

165.73

85.3

6.6

低于预期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8.62

-

7左右

预期性

9.92

10.71

-

11.5

高于预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4.6

-

8左右

预期性

11.5

8.0

7.0

9.7

高于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9.1

-

9左右

预期性

11.7

8.1

0.7

9.9

高于预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9.06

106.47

9左右

预期性

81.43

85.95

40.9

11.6

高于预期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11.05

11.05

保持稳定

约束性

11.3

11.01

_

达到目标

创新驱动

研发经费支出(亿元)

0.85

3

28.7

预期性

0.64

-

_

低于预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3

7.5

[5.2]

预期性

_

_

_

达到预期

协调发展

三产比例(%)

8.3:23.2:68.5

6.8:24.2:69

-

预期性

7.7:24.4:67.9

7.6:23.9:68.5

达到预期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1.95

1.84

[-1.15]

预期性

1.92

1.88

1.69

达到预期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1.2

52.2

[1]

预期性

53.01

53.63

_

高于预期

改革开放

出口总额(万美元)

15805

20160

5

预期性

18327

23340.6326

12172.1519

高于预期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6871

9200

6.2

预期性

7332

120

99(现汇)

高于预期

绿色生态

耕地保有量(万亩)

29.05

29.05

0

约束性

32.89625

32.89625

_

完成目标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

-

-

[-24.52]

预期性

_

_

_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1.86

1.92

0.06

约束性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完成目标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30.25

30

0.8

约束性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完成目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完成上饶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完成目标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8.6

98.6

-

约束性

99.4以上

99.4以上

-

完成目标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100

-

约束性

100

100

-

完成目标

森林覆盖率(%)

82.64

82.9

[0.26]

约束性

82.64

82.64

82.64

完成目标

民生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9888

44950

8.5

预期性

32473

33882

16432

6.48

低于预期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348

23675

9.1

预期性

16952

18008

9725

8.33

低于预期

城镇调查失业率(%)

4.5

4.5以内

-

预期性

3.77

-

-

低于预期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9

11.5

[5.5]

约束性

11

11.1

11.12

完成目标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16

2.7

[25]

预期性

2.89

2.89

-

高于预期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9.15

99.5

[0.35]

预期性

97.93

98.11

98.3

低于预期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3.6

4

[11]

预期性

3.5

4.2

4.36

高于预期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2

79

[1]

预期性

78

78

-

达到预期

公众安全感(%)

96

98

[2]

预期性

98.97

98.66

99

高于预期


附件2:

婺源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专栏

重大项目(事项)实施情况表

项目(事项)

内容

实施情况

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

参加单位

一、生态工业

1.县工业园

正博实业成功应用现代5G数字技术打造智能鞋业生产线;伊西电气等2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行动,减少人工、提高效能达45%以上;建成嘉云纺织、宇辰儿童用品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旭通机械等8个项目主体完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89.9亿元;工业用电量1.84亿千瓦时,增长7.1%。

推进顺利

工信局

工业园区管委会

2.县现代农业示范园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万鸿茶业、万贯茶业、虹井名优茶等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投产。

推进顺利

农业农村局

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

、文化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3.婺女洲徽艺文旅特色项目

主要建设国际茶文化主题酒店、国际音乐录音棚街、博物馆酒店群、徽州文化主题街区、沿街商业区、游客集散中心、后勤及配套设施等。

已正式营业

文广新旅局

蚺城街道

4.弦高古城保护开发项目

占地面积为278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充分利用老城区地形地貌和古建老街肌理文脉,打造集特色街区、旅游休闲、购物娱乐、餐饮民宿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商业区。

推进顺利

文旅集团

蚺城街道

5.天佑火车风情街项目

总用地约68亩,主要建设火车博物馆、老火车风情街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

推进顺利

文广新旅局

清华镇

6.婺源县沱川华泰旅游项目(一期)

主要建设河西项目区及旅游配套的游客中心、艺术水街、度假村等。

推进顺利

文广新旅局

沱川乡

、公路建设重点项目

7.德州至上饶高速(婺源段)建设项目

路线起点位于赣皖界,途经沱川乡、清华镇、思口镇、紫阳镇、婺源县工业园区,终点接婺源枢纽互通,长度约40.68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

已全线通车

交通运输局

沿线乡镇

8.G351赋春绕镇公路改建工程

全长6.38千米,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千米每小时,路基宽度23米。

已全线通车

交通运输局

赋春镇

9.四好农村路县道升级改造项目

涉及江湾镇、赋春镇、中云镇等17个乡镇,由19条路线组成,全长233.783公里,建设标准为公路三级,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完成15个路段

交通运输局

沿线乡镇

、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

10.电商业

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园,组织电商企业参加专题培训,参训企业30余家,拓展企业销售渠道。

已形成全省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园区,集聚几十家家跨境电商企业

商务局

商务局

11.物流业

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2022年9月,婺源县万通物流运输有限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定为2A物流企业。

商务局

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

12.商贸业

加快苏胡眷城府项目建设,打造集智慧商业零售、酒店、影院、娱乐、电竞及直播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已完成城区农贸市场整体提升工程,包括源头、文公商城、茶乡商城等三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推进顺利

商务局

城管局

13.餐饮业

开展“婺源徽宴”特色宴席后续宣传推介工作,弘扬婺源特色美食和文化,筹备举办2023年元旦江西婺源美食创新创业赛,近百名厨师将参赛,进一步壮大我县餐饮服务业。

推进顺利

商务局

餐饮协会

14.住宿业

婺源县篁岭晒秋、江岭花海、婺女洲入选“上饶十大热门景点”,厚塘庄园、花田溪民宿、流苏小筑、月亮湾俞家民宿、水岸边民宿入选“上饶十佳精品民宿”。

推进顺利

文广新旅局

商务局、相关乡镇

、电力建设项目

15.婺源县段莘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建设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550MW。电站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按装机容量确定为二等大(2)型工程。

前期编制可研阶段

发改委

自然资源局、水利局

16.婺源县太白镇8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80兆瓦。

已立项

发改委

太白镇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17.婺源县永济水库建设项目

位于秋口镇里源村,坝址位于里蕉村下游永济桥处,座落在饶河干流乐安河支流官桥水上,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5.3km²,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最大日供水规模为10.0万吨/日。

前期可研编制阶段

水利局

秋口镇

18.婺源县城乡供水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对太白镇、镇头镇、珍珠山乡、赋春镇及许村镇的供水基础设施进行提质升级,改扩建水厂4座,埋设主管网652.16km,水毁修复49余处,维修小型水源地530处,总受益人口5.1692万人;清淤疏浚总长106.34km,以及供水设备、供水信息化管理等设施建设。

推进顺利

水利局

相关乡镇

19.婺源县2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

2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对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等进行除险加固,完善大坝监测设施系统,新建管理房等。

推进顺利

水利局

相关乡镇

20.江西省主要支流治理饶河乐安河上游段工程

整治范围自德上高速大桥开始,至星江电站坝址下游370米处,治理长度7.7千米,河道两岸护岸工程总长为4.34千米。

推进顺利

水利局

相关乡镇

21.婺源县清华园渠道及排涝工程(二期)

新建小(二)型水库1座以及排洪渠(洞

推进顺利

水利局

紫阳镇

22.婺源县乐安河县城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天佑大桥拆除重建、新建南门步行桥、北门步行桥;武口大桥-西门大桥段河道清淤;文化广场-西门大桥段两岸加固改造提升;武口大桥-文化广场河道两岸建设;香田江心洲、婺女洲提升改造等。

推进顺利,进度过半、任务过半

城投公司

相关乡镇

23.婺源县大塘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1.对主坝和两个副坝防渗处理;2.对溢洪河道底板及两侧挡墙裂缝进行补强,二级消力池、 泄洪渠清淤;3.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和防汛道路升级改造。

已竣工

水利局

相关乡镇

24.水利信息化项目

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全县水利工程进行有力监管。

推进顺利

水利局

相关乡镇、政数局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25.5G基站建设

婺源县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677个,千兆光网端口累计达67702个,实现全县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全覆盖,500M以上用户占比、每万人拥有5G基站个数、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比均位居全市前列。建立大数据中心两座,机柜111个,服务器42台(其中虚拟服务器30台),存储总容量60T,数据中心建设初步满足全县政务服务需求。

推进顺利

工信局

电信、联通、移动等公司

26.婺源县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中心项目

项目重点在数字经济产业政策研究、直播电商、数字文创、数字乡村等数字化平台建设、电子商务数字化人才培训、电商品牌孵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婺源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数字文创发展实现新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构建具有电商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使数字经济建设成为全县培育壮大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推进顺利

工信局

城投公司

27.江西信通院(婺源)数字经济培训中心项目

配重点在数字经济产业政策研究、直播电商、数字文创、数字乡村等数字化平台建设、电子商务数字化人才培训、电商品牌孵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婺源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数字文创发展实现新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构建具有电商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使数字经济建设成为全县培育壮大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推进顺利

工信局

政数局

、农村基础设施

28.新农村建设项目

建设25个精品示范村。

推进顺利

农业农村局

相关乡镇

29.美丽集镇建设项目

总占地面积约30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5个乡镇环境综合治理;道路、自来水、污水等管网改造;灌溉工程;停车场、车站、便民活动中心、农贸市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顺利

住建局

相关乡镇

、城区建设重点项目

30.城南千年古城区

加快推进婺源县城市棚户区改造(老人民医院片区)项目、城南路改造提升、朱子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中环路等项目,方便居民出行,新建城南污水管网项目。

推进顺利

城市管理局

文旅集团、城投公司

31.城北旅游度假区

力争文公北路项目今年10月前完工,力促婺源北高速门户区改造提升、武口大桥双向拓宽等项目今年开工建设。

推进顺利

城市管理

交通运输局

32.城西生态工业园区

建设外环线三期、金庸大道项目,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旅游商品产业基地北侧拓展区道路及土石方二期工程,新建城西污水管网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一期、万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已主体完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二期、工业园区拓展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

推进顺利

工业园区

城投公司、紫阳镇

33.高铁商务区

完善高铁商务区路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中心、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高铁站升级改造、天佑风情小镇、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

推进顺利

自然资源局

城投公司、文旅集团等

34.城中行政办公区

加快推进人民医院、儒林大桥、金庸公园邻里中心、婺源中学邻里中心项目建设。

推进顺利

城投公司

城管局、人民医院等

、环境治理重大项目

35.婺源县城区内涝排水(污水)治理工程

新建d600-d1200雨水管网总长1.52km,排涝泵站各一座,排水渠道治理 5.3km;污水管网新建DN200 DN1000污水管网总长 31.02km;现状排水管网检测、修复共10.11km。

推进顺利

城市管理

涉及乡镇

36.婺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武口水厂取水头部搬迁

位于香田村委会武口村带水湾(与秋口王村交界处)。本次取水口及取水泵房按武口水厂远期供水规模6万吨/日设计。建设内容:取水头部、一级泵房、浑水管网、机组设备、双回路供电专线、水质在线监测等。

已竣工投入使用

城市管理局

自来水公司

37.婺源县武口水厂扩建工程

主要扩建沉淀池、滤池、水泵机组、高低压配电间等。供水规模由4万立方米每日扩建至6万立方米每日。

已竣工投入使用

城市管理局

自来水公司

38.婺源县乐安江源头区域(共产主义水库)污染防治项目

珍珠山乡共产主义水库集雨范围内农业面源治理工程、增殖放流建设工程、应急能力建设工程、准保护区联网监控工程等4个子项目。

推进顺利

生态环境局

珍珠山乡

、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项目

39.婺源县静脉公园项目

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扫一遍”和农村“厕所革命”一类县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环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为了让“最美乡村”底色更亮,全县谋划建设了投资2.5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9000万元的静脉公园项目,静脉公园项目主要对4万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原位生态封场复绿,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变身赏花赏绿的休闲公园,向公众开放,农村的人居环境实现了“美丽蝶变”。

已竣工投入使用

城市管理局

工业园区

40.思口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具体包括文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工程;自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工程;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工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8个村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

推进顺利

思口镇

自然资源局

、文化建设重大工程

41.婺源体育中心项目

占地面积约276亩,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项目按国家体育场馆乙级标准建设,主要建设一个12000座体育场、一个3000座的体育馆、一个1500座的游泳馆、一栋可提供500个床位集宿舍与办公与一体的运动员集训基地,以及室外附属配套工程。

已竣工投入使用

城投公司

蚺城街道

42.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点项目

充分利用各地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大讲堂、文化乐园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在历史文化场馆,文化设施和红色教育基地中,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

推进顺利

宣传部

相关乡镇

、教育发展重点项目

43.县城公办幼儿园

新建第四、第五幼儿园,解决城区幼儿就学难题。

推进顺利

教体局

城投公司

44.乡村公办幼儿园

许村、镇头、溪头、段莘、大鄣山、沱川、珍珠山等七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顺利完工

教体局

相关乡镇

45.乡镇中小学

实施中云、清华、江湾等三个中心小学建设。

推进顺利

教体局

相关乡镇

46.高中教育

顺利建成文公中学项目,并实现开学招生。

推进顺利

教体局

文公中学

47.职业教育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职业学院、茶业职业学院、共大职业学校新建工程

推进顺利

城投公司

共大、秋口镇

、健康婺源重点建设工程

48.婺源县中医院康复楼养生楼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康复楼、中医康复楼、康复综合楼,设置病床498张、中医理疗康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学术报告厅、营养食堂、人防战地医院、直线加速器及基础配套设施等。

主体完工

卫健委

妇幼保健院

49.婺源县人民医院改扩建设项目

项目分为二期,一期: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综合住院大楼,设置病床500张、ICU等临床科室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等。二期: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建设外科住院大楼,设置病床365张,开设各类临床科室,地下停车场、附属建筑等配套基础设施。

推进顺利

卫健委

人民医院

50.婺源县基层公共卫生设施提升建设项目

7个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设施提升,及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搬迁及改建,总建筑面积23087平方米。

推进顺利

卫健委

相关乡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