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关于婺源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体: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是婺源县各项事业进步、收获丰富的一年。先后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乡村振兴整建制推进科技示范县、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等荣誉,连续六年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首届全国县域有机产业发展交流会、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全国村庄规划现场培训会等4场全国性重要会议在婺召开,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有机产业、农民建房等经验得到相关部委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一)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佳绩。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1.5亿元,增长8.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4.34%;财政总收入17.08亿元,增长7%,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8亿元,增长11.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超年度目标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亿元,增长11.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0元,增长9.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4元,增长10.2%,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8.7亿元,增长11.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4%;贷款余额135.8亿元,增长17.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8.3%。三产比优化为7.9:22.8:69.3。

(二)产业发展质效明显。一是旅游业提质发展。创新运营模式,推广“政府统一规划,协会统一经营,会员统一收费标准”的“李坑模式”,成立农家乐协会、民宿协会,形成3个4000床位以上的农家乐集群、两个百栋以上的民宿集群,婺源民宿发展经验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打造了篁岭鲜花晒秋小镇、梦里老家演艺小镇、婺女洲徽艺文旅小镇等投资10亿元以上的度假产品。办首届婺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承办国家级、省级各类赛事40项,婺源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全国县级唯一金牌赛事全年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增长3.78%。二是生态工业提速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7%;工业税收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103.14%,工业税收占财税的比重由去年的15.6%上升到31%,实现翻番。三是现代农业提效发展。总投资1.5亿元的悦田坊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新增有机茶园认证4025亩,茶产业综合产值增长7%。“婺源绿茶”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较去年提升3.29亿元;先后获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等荣誉“婺源紫阳瑶湾现代农业示范园”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三)投资活力切实增强。一是总量稳中有升。2019年,全县列入省大中型项目8个,总投资46.3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8.5%;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10个,总投资23.6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7.17%;全县开工建设项目67个,年内完成投资50.1亿元。二是结构持续优化。优化调整政府性投资,落实政府债务防控,对政府债券资金的使用管理做到规范、合理、有成效,重点用于棚户区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积极引导产业投资,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66个。民间投资增长30.2%,占投资比重64.2%。三是招商成效突显。紧盯“三友资源”,持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精准挖掘一批潜在的重特大项目合作资源。成功引入一批文旅、生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商贸项目落户婺源,总投资逾50亿元。全年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52.3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年度任务107.6%;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实际进资50.14亿元。外贸出口1.47亿美元,增幅全市第一。

(四)生态建设巩固创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开创婺源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一是严抓环境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开展“环保360”行动,不遗余力护好青山、治好绿水、守好净土。二是落实生态责任监管。严格考核奖惩,把生态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科级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三是推动生态共建共享。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开展“微家训”“最美婺源人”等主题活动,倡导生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建立严格的绿色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四是做好典型示范、亮点经验总结。编写的《发展乡村旅游 推动乡村振兴——婺源县创新发展全域旅游做法》获得2019年江西省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改革示范经验优秀成果一等奖,拟列入全省生态文明改革示范经验成果。婺源成功获批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和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皆为上饶市唯一。

(五)城乡发展统筹协调。以“五城同创”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一是着力改善城市生态。新建体育公园、文博艺术公园、天佑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基本完工,紫阳公园、金庸公园、茶文化主题公园、虹井公园提升及修复全面完成,市民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二是着力改善环境卫生。东(西)门农贸市场、文公农贸市场、源头商贸城改造提升,居民小区整治提升,里弄小巷改造提升,城区124座旅游公厕新建改建,城区环境卫生更加整洁有序。三是着力畅通城市交通。天佑大桥重建顺利通车,环城南路、茶乡西路、源头路、金谷路、五一路等9条道路改造提升完工,打通了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城市“血脉”更畅通。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改环境、抓提升。一是狠抓村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在镇头镇冷水亭村、许村镇汾水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面推进9个建制镇和12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婺源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被省生态环境厅作为样板。二是狠抓农村“厕所革命”。把“厕所革命”和农村改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加大老旧公厕、旱厕、农户厕所的改造力度,新建乡村公厕36座,完成农户改厕7200多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性变化。三是狠抓试点示范建设。谋划打造紫阳、思口、赋春、秋口等高品质示范村点,推动江湾镇美丽宜居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建设一批美丽宜居庭院。我县荣获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十佳田园城市”称号。

(六)深化改革持续发力。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赣服通”婺源分厅上线运行,实现了31个本地高频事项“掌上办理”,积极开展局长坐班、延时错时、免费寄件等服务,实现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可办率88.2%;年办件量达4000件以上的32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群众办事时限明显压缩,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开展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集体成员身份认定,164个村居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清理审批项目的“瘦身运动”,办理环节比原来减少一半,办结时限普遍缩短58%以上,审批效率显著提高。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1.9亿元,企业社保费降负3642万元。继续用好“财园信贷通”“旅游信贷通”融资平台,2019年共为98家企业发放贷款3.79亿元。

(七)社会民生不断改善。2019年,投入民生资金29.2亿元,增长27.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一是脱贫攻坚精准有效。发放扶贫贷款1184万元,支持产业扶贫。全县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142户2675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43%。篁岭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安排重点民生项目15个。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文公中学新建工程及7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县朱子三幼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健康教育深入民心,卫生健康理念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有效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建成老年“幸福食堂”60家, 800多名老人享受到助餐服务。新增城镇就业526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36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6亿元,扶持自主创业1093人。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刑事案件508起。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累计通过专户发放农民工工资3.5亿元。

总的来看,2019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面对突如而来的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重大项目推进仍需加快,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然艰巨; 民生保障和改善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需提升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努力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2020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财政总收入:增长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围绕上述目标,2020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高标准谋划为引领,着力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一是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面冲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把“十三五”发展美好愿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对于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指标仍要持续关注,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对于尚未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指标更需高度重视,努力把短板指标填平补齐,为“十三五”规划的完成画上圆满的句号。二是努力实现“决胜年”建设要求。按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分解阶段目标,确定实现路径,在发展短板上谋求突破,在体制机制上谋求创新。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协同发力,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含金量”,确保小康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三是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对推动婺源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婺源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立足婺源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全面推动整个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切实谋划好总揽全局、影响长远的“十四五”发展蓝图,为婺源今后五年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二)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一是深远谋划丰富项目储备。借助“十四五”规划编制之机,积极研判国家投资政策,重点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物资储备设施、生态环保、健康养老、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并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纳入规划笼子。二是坚定不移加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强化项目推进,紧盯抓牢重点项目。2020年我县列入省大中型项目8个,总投资39.5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8.85亿元;省重点项目1个,总投资20亿元;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7个,总投资10.7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5亿元;县重点建设项目124个,总投资391.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投资123.2亿元。重点推进婺源体育中心、文公中学、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1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同时,加强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准确掌握项目建设情况。三是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推行“不见面”审批,提高办事效率。紧盯国家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着力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土地指标、征地拆迁等要素保障问题。建立健全县领导挂点帮扶、项目调度督导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快投产、速见效。

(三)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着力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依托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建设,做优度假产品。启动婺源老城、沙城李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加快婺女洲徽艺文旅特色小镇建设,支持江湾建设全国特色小镇、珍珠山创建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全面提升江湾、江岭、石城等一批重点景区。积极引导民宿标准化、特色化发展,推动民宿和农家乐公司化运营。加速夏季避暑、冬季年俗体验产品开发及“多季节油菜”研发与试种,补足淡季旅游短板。二是持续优化现代农业。围绕实施“全域绿色有机”发展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现农副产品全域有机化进程。加强与中科院贵阳分院合作,力争培育出1-2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加快茶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婺源绿茶公司化、品牌化、标准化进程。继续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重点培育皇菊、高山油茶等有机食品产业。三是持续推动生态工业。以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促进工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加快完成扩区调区工作,扎实推进1.5平方公里“工业新区”路网延伸、路灯亮化、绿化提升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工业承载能力。树立“以亩产论英雄”导向,按投入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不断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大力推进300亩正博智能鞋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程记五金二期、新森红玉、柏恩科技、巨龙精工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四)以提升城乡发展品质为关键,着力彰显城乡融合的城市魅力。一是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全力推动环境卫生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交通秩序和交通环境治理,合理规划公共停车位,建设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库,从最根本上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大力推动5G应用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改造完成一批主次干道,启动外环线三期项目建设,加快太白路等6条道路改造提升。提升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全面完成主要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打造最美乡村公路。三是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彩色村庄”“彩色田园”工程,继续打造2个美丽宜居乡镇,20个“六好”秀美乡村,200户美丽宜居庭院。实施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倡导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持续抓好绿色殡葬改革,确保火化率、入公墓率达到100%。

(五)以打赢三大攻坚战为目标,着力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两链”风险排查,落实困难企业分类帮扶工作,积极破解企业“两链”衔接难题,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发展,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精准脱贫九大工程,做实做牢“两不愁、三保障”,同步统筹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对重点人群、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全兜底”,确保年内830户、1367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土壤综合治理等工程,深入推进“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巩固提升“林长制”“河长制”,坚持天然阔叶林长期禁伐,大力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四化造林”,新增封、改、造林4.5万亩。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城区饮用水源项目建设,完成12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

(六)以民生幸福提标为目的,着力提高现代社会的治理能力。一是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加大民生事业资金投入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就业率。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回迁房、城区饮用水源、新农村建设、城区(镇区)防洪工程、农村公路等公共设施项目,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完善提升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健康婺源”建设,巩固提升创国卫成果,深入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县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文公中学、七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之间有效衔接,提升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等医保服务水平,做好长期护理险落地工作。三是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群众基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平安婺源、法制婺源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长效长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加大依法治访力度,维护良好信访秩序。保持安全生产领域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重点实施交通运输、危化品等安全专项治理,持续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等区域消防管控,着力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以营商环境提升为突破,着力打造良好发展的 “软环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降低企业成本30条措施,力争为企业减负2亿元以上。结合“一窗式”改革,以办件量较多的企业注册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报装等高频事项为突破口,梳理优化办事全流程,编制“一链办理”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诚信典型“红名单”和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围绕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聚焦反复跑、排长队问题,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工作,充分整合资源,强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最大限度精简办事材料、优化办理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

各位代表,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全面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圆满收官,奋力推动婺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