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关于婺源县人民政府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体:   

——2019年3月5日在婺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吴春发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获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茶叶百强县、全国乡村振兴整建制推进科技示范县、第二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等;连续五年获评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

1.主要指标稳健增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4亿元,增长8.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7.2 %;财政总收入15.96亿元,增长1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9亿元,增长11.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14元,增长9.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7元,增长1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8.42亿元,增长9.1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9.2 %;贷款余额115.13亿元,增长18.6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5.9%。三产比优化为9.0:31.9:59.1。

2.旅游产业充满活力。全年接待游客23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0亿元,分别增长13%、37.5%。一是品牌创建有新成绩。荣获2017年度全省品牌创建优秀单位;荣获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源头古村成功创评4A级景区,瑶湾成功创评5A级乡村旅游点;婺源、篁岭、瑶湾分别入围2018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二是文体活动有新亮点。成功举办了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旅游名村·篁岭村长峰会、瑶湾稻香音乐会等;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婺源国际马拉松、环秀水湖国际越野赛、全国气排球邀请赛等重大体育赛事40余项,共吸引参赛选手、亲友团及海内外游客超过20万人,创造综合效益12亿元。三是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设立(正县级)。出台《婺源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特种行业许可证》等一系列文件并执行;率先在全省推行了民宿规范经营业。在全市推广游客诚信退赔机制,全年累计联合执法132次,受理游客咨询和投诉770起,其中游客咨询480起,电话投诉236起,处理调解率达100%;退赔53起,退赔金达96593元。

3.农业经济稳步向好。以有机茶、皇菊、油菜花等特色产品为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一是粮食生产安全。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9万亩,粮食总产量11.05万吨二是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全年茶叶产量1.8万吨,加工贸易量7万吨,茶业系列产值37.5亿元,出口创汇5200万美元。油菜冬种面积达到12万亩,果树、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9.21万亩、5.25万亩,实现产值3.21亿元;全年吸引赏花(以油菜花为主)游客537.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9亿元。三是农业基础更加夯实。总投资2951.4万元的983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化厂房建成投入使用;婺源绿茶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江湾现代农业示范园荣获“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瑶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厚塘现代农业示范园、香榧现代农业示范园成功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4.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扩园调区有序推进,园区面积拓展至6平方公里。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6家,总数5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数16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一是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伊西电气、小妹生态食品、博达矿泉水等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婺源红酒业、瑞运新能源科技、风和实业、程记五金等项目加快推进;广硕电子科技等一批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二是融资环境不断优化。年初安排了3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同时积极引导银行金融机构缩短审批时间、增发贷款规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全年通过“财园信贷通”为企业发放贷款32980万元。三是产业招商稳步前行。正博绿色智能鞋业产业园项目、年产20万件高值医用耗材建设项目、婺源新森红玉产业项目等8个产业项目签约入园,总投资36.38亿元。

5.项目建设取得突破。2018年累计争取到上级专项及转移支付资金18.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8亿元。一是项目争取。婺源县婺女洲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婺源县体育中心建设项目等13个项目列入省大中型项目;婺源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县道升级改造工程等1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婺源县G351台小线婺源赋春绕镇公路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列入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二是项目建设。年初安排的110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44亿元。全年完成房屋征收5226户、72.63万平方米;完成收储土地1356.61亩,报批土地1232.6亩,林地2395亩,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000亩。三是项目引进。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蓝城集团、湘江实业、上旅集团等大企业、大财团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累计新签订并实施省外资金2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48.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际利用外资58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4%

6.生态优势不断巩固。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把握问题导向,立行立改,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生态建设有新举措。2018年1月19日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将天然阔叶林十年禁伐升级为长期禁伐;成立了“环保警察”,创新开展了“环保360”行动,实现环保监管执法全天候全覆盖;建立完善了河长制、林长制、街长制、路长制等。二是生态质量有新提升。全县空气质量总体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山塘水库水质达标率为94.31%,饮用水源水库达标率达100%。三是模式推广有新成效。省生态环保厅和文化旅游厅在婺源召开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教授撰写的《以“生态旅游+”、“人才服务”为主导的婺源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调研文章,作为《典型市县生态文明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上报中国工程院;天然阔叶林十年禁伐升级为长期禁伐举措经验充分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被列入全省生态文明地方特色改革计划;婺源县创新发展全域旅游的做法被省生态办作为绿色发展成果向全省推广。

7.城乡建设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城市建设顺利推进。七里亭文化公园全面完工,高速连接线景观提升、城市夜景提升、天佑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天佑森林公园、东溪公园顺利动工,田岭公园、滨江公园、虹井公园改造提升快速推进。朱子小区棚改征迁工作顺利推进,完成房屋征收2259户、面积20.33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349户、面积3.14万平方米。二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总里程约40公里的德州至上饶高速(婺源段)建设项目辅道工程、总里程234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村组公路硬化95.5公里,危桥改造45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50公里,灾毁重建工程95公里,25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养护率100%,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三是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打造487个秀美乡村建设村点,提前两年对全县所有自然村“扫一遍”;全县17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113万元,村均35.54万元,实现村村过5万元;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级(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室、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实现全覆盖。

8.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投入民生资金21亿元,增长15.5%,占财政总支出70.7%。一是攻脱贫。深入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安居扶贫等九大扶贫工程, 发放扶贫贷款3.3亿元,支持产业扶贫,狠抓脱贫攻坚政策落地,做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退出贫困村10个,脱贫1943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65%,下降至1.29%。二是兴文化。建成开放了全球首家朱子学数据库、文公庙等朱子文化体验交流平台;编辑完成了《朱熹书法全集》《朱子文化研究》《婺源乡土风物》等丛书;打造了一部原创徽剧大戏《朱子还乡》。婺源“徽州三雕”文化旅游创意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项目手册》,获评“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婺源工艺雕刻之乡”;文化产业实现产值8.2亿元。三是重教育。启动了梅林中学整体搬迁(文公中学新建),紫阳二小建成交付使用,朱子第三幼儿园明年春季开学招生;改造提升农村中小学36所,新建教师宿舍210套、运动场8.19万平米,新(改)建教学楼3.94万平方米四是抓健康。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市级卫生乡镇6个。推动“三医联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规范用药行为,降低药价虚高;县医院内科住院大楼和清华、段莘、珍珠山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五是促保障。城镇新增就业456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4亿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653人,带动就业3128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五险”基金完成率全部达100%。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依法追讨农民工工资400余万元。

总的来看,全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婺源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创新动能不足、人才要素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少数重大重点项目工程进度未达要求,项目建设力度有待加强;三是产业层次有待提升,如生态旅游业在规模上、特色上、质量上还有待提高,生态工业大项目少,工业主导产业仍未明晰,产业集聚效应还不够强;四是民生短板有待补齐。部分乡(镇)卫生院、村教学点人员紧张,设备落后,运行不佳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努力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财政总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1.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抓推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把握住项目这条经济工作“生命线”,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30个,总投资382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31.6亿元。一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组织申报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争取将婺源县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婺源县婺女洲项目、婺源县文公中学新建项目等项目中1—2个列入2019年省重点项目范围。二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重点加快推进婺源县程记五金、婺商回归创业园、婺源绿茶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速推进我县产业发展进程;加快推进婺源县“四好农村路”、县城外环线(三期)工程、源头新区七里亭北路等6条市政道路工程,有效改善城乡交通环境;加快推进婺源县乐安河县城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和婺源县重点自然村生活污水整治等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加大项目建设保障力度。开展银企对接,落实银企对接融资意向,破解资金难题;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破解用地难题;加大土地征迁工作力度,保障项目建设无障碍施工。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地服务工作,紧扣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瞄准长、珠三角等传统招商地,通过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引龙头、强配套。力争全年实际利用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0亿元,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外贸出口2亿美元。

2.以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抓建设,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提档升级。

稳步推进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建设,加快旅游业态发展,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一是加快旅游品牌创建。围绕“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优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品质,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年内完成国家5A级景区质量评审1个,新增4A级景区1个、4A级乡村旅游点3个。二是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策划好朱子文化小镇、医养小镇,加快婺女洲徽艺文旅特色小镇、翼天文化演艺小镇、丛溪特色小镇、水墨上河特色小镇建设。巩固提升观光旅游类产品,重点拓展休闲度假类产品,特色化发展专项旅游类产品,积极培育具有优势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健康医疗、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将婺源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和中医药资源转化为健康养生旅游产品,打造国际知名健康养生基地。

3.以农旅融合为特色,抓扶持,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和建设有机休闲农业。一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加快篁岭景区创5A、瑶湾景区创4A步伐;推进婺源县“彩色森林”工程、婺源县丛溪小镇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婺源县篁岭民俗文化(二期)建设项目等项目建设。加快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巩固“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成果,争取全县18个乡(镇、街道、园区)3A级旅游公厕全覆盖。二是发展有机休闲农业。持续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搞好良种培育和供应,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加快婺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婺源县瑶湾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花开百村工程,引导加大油菜、皇菊、红花等连片种植。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主干道交通沿线村庄规划建设,完善乡村公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道路沿线村庄为责任整治单位,大力开展国省道及景区沿线村庄整治提升活动,打造建筑整洁、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走廊。加强农村用地管理,严格建设规划审批,坚持村庄改造建设与保留农村历史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开展徽派建设改造和实施“七改三网”“8+4”公共服务项目。

4.以产业集聚为重点,抓服务,推动生态工业快速发展。

深入实施“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和工业“2050”战略,推进园区改革创新,激发园区发展内生动力。力争全县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60亿元。一是优化发展平台。加快扩园调区工作步伐,不断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加快旅游商品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基地、婺商返乡创业基地及旅游商品产业基地北侧拓展等平台建设;打造“孵化—加速—放大”的创业创新生态链,进一步扩大众创空间。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东华光学、风和实业等项目建设,推动年产20万件高值医用耗材建设项目、正博绿色智能鞋业产业园、婺源新森红玉产业项目等开工建设。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抓好全链审批制度等落实,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财园信贷通”支持力度,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运行成本、融资成本和税收成本,全面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5.以综合治理为抓手,抓巩固,加快“最美乡村”建设。

深入贯彻好落实省委书记刘奇同志提出的“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围绕三年打造江西省最美县城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一是抓山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婺源县主要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实施办法》《婺源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意见》等,深入贯彻落实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等文件,严格沿河沿溪建设项目审批,严格控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开采,严控河道采砂等。二是抓城市功能提升。完成档案馆、沉香馆、古琴馆等布展并向市民开放;加快婺源体育中心、天佑森林公园、东溪公园等建设;城区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道路实行“白改黑”,全面修葺里弄小巷。三是抓城市秩序管理。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城管、交警、巡特警执法力量,实行联合巡逻综合执法。着力破解停车难问题,合理规划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建设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库,新建商业街项目必须规划相应的车库、车位,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着力破解交通拥堵问题,优化城区交通路网,加密公交车班次,推行智慧交警、智慧城管,利用大数据指挥疏导交通。四是抓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五城同创”活动;加强城乡垃圾转运处理能力建设,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综合整治。

6.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抓提升,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提升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是落实年度减贫任务。抓好《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落实,深入开展专项扶贫行动,做到保障措施、实际收入、长效机制“三个到位”,确保努力实现2800名贫困人口脱贫,9个贫困村退出。二是加快完善城乡公共设施。重点完善交通、道路、给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新农村建设、城区(镇区)防洪工程、农村公路等公共设施项目。三是加快提高民生服务水平。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就业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力度;不断增加扶持个人创业贷款数额和民生工程地方财政投入;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不断坚定信心,昂扬斗志,凝心聚力,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