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婺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强化法治建设统筹职能。高标准推动召开十四届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婺源县十七届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全县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促进各部门依法全面正确履职,推动法治婺源建设向纵深推进。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充分发挥运用“互联网+法治宣传”,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活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走深走实。针对基层法治建设领域重点内容,开展法治建设督察,制定婺源县法治督察专项核查整改方案并印发督察通报,充分发挥督察考核指挥棒作用。
2.完善合法性审查机制。进一步规范合法性审查管理,提升合法性审查质量,为县政府决策把好法律关、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履行对各类文件的备案审查职能,制定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受理审批表》、行政规范性文件送审材料目录及相关解释,按照形式审查、制定程序审查和内容审查三大标准,严格落实日常审查工作。建立了“送审单位先行审核”制度,推动事后法律救济向事前风险防控转化。建立“告知单”制度,通过告知单一次性向送审单位告知各类送审文件需要提交的材料,提供一目了然的“导航”服务。积极配合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进行立法调研工作,按时提出立法建议。共对103份文件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其中,审查规范性文稿3份,涉及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审查1份,审查各类合同、协议23份,其他材料77份,配合上级立法调研文件草案13份,切实为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3.狠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以开展“抓规范、优环境”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为契机,组织全县各执法单位共开展50轮执法案卷集中评查,评查案卷300余卷,发出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或意见函34份,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坚持“计划之外无检查”,汇总全县行政执法单位出台执法计划626条,真正让企业安静生产、安静发展。规范行政执法证件新办、补办、换发、清理注销工作,审核通过各执法单位新入职执法人员的办证申请139件,考试合格后发放执法证件123本,常态化清理因调离执法岗位、退休等事由注销执法证(监督证)91人次,推动执法人员“亮证执法”。成功举办2024年全县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次达110余人,拓宽平台线上执法培训,督促8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30课时线上公共法律服务知识学习,着力提升行政执法队伍业务素质。
4.提升行政复议应诉水平。印发《婺源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实施方案》,在县人民法院设立行政复议受理窗口,切实将行政争议从行政诉讼引导至行政复议来化解行政争议。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督促制度,通过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将法院推送的开庭信息发函给相关行政执法单位,确保我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2024年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24件,不予受理10件,补正后终止2件,受理前调解1件,受理111件。县、乡两级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案件共33件,其中直接起诉行政机关的22件,经复议后起诉的11件。
5.做优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召开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工作会议,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重要时间节点,线上线下开展重点法律普及宣传活动,共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43场次,国家安全宣传活动16次。创新普法宣传形式,采用“法治宣传+互动游戏”的形式开展“学法有礼”民法典法治集市活动、“学法有礼 就等你来”宪法盲盒活动等,让群众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普法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效性。注重新媒体普法,推出《民法典诞生记》普法微动漫,并获司法部肯定。指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做法律明白人、办法律明白人事”法治实践活动,全县“法律明白人”共开展法治宣传1010次,化解矛盾纠纷1246件,引导法律服务945次。
6.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效。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收集更新调解组织花名册,增设县知识产权纠纷、县劳动争议纠纷、江湾镇旅游纠纷等多个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新增蚺城街道“银梅调解工作室”,切实夯实调解工作基础。建立全县人民调解专家库,组织司法所和乡镇调解骨干集中收看“金牌调解”大讲堂共五讲,调解队伍素质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县第三方调委会设立婺源县惠民纠纷调解中心,招录三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定《婺源县惠民纠纷调解中心“以奖代补”办法(试行)》,第三方调委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7.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举办“县域法律服务行业管理创新与发展交流会”,为县域内法律服务人员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对不符合设立条件的江湾、许村2个基层法律服务所进行整改注销,其原执业人员顺利完成转所。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生活与法》直播栏目,围绕群众生活常见的婚姻、劳动等问题向大众答疑解惑,已成功播放16期。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纠纷,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开展“有法帮你 律动民心”活动,律师与村居结对共建活动,努力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8.做实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将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好法律援助宣传,增强困难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定期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配备智能化无人法律服务岗亭,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免费咨询。推行点援制法律服务,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由当事人自主选择援助的律师, 切实提升受援对象的满意度。为612名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累计提供法律咨询7600余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2000余份,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行政执法规范化能力和水平还不高,落实“三项制度”上还不够具体全面,执法办案程序意识不强;部分行政机关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够、办法不多、成效不明显。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把好重大决策审查关、规范性文件审查关、政府合同审查关,以合法性审查工作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加强行政复议权利救济途径的宣传,提升行政复议公众知晓度,同时加强和法院的协调配合,努力实现多渠道化解行政争议。积极探索司法所协助开展乡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等的衔接互动,不断提升监督实效。